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 聆听王林波《自相矛盾》有感

字数:1586 2024-06-19 版名:成长
   □霍瑞
  5月17日—19日,我有幸参加了“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的小学语文学习,聆听了王林波老师《自相矛盾》的现场课程。
  这次的学习让我感触颇深,对一些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比如教学设计不够合理、过渡语较为生硬、讲课语言比较繁琐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听课后,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用一生的精力去学习和钻研。
  情境中学习注重语言实践运用
  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读和背,如何让孩子更有兴趣去读,是能否上好课的前提。王林波老师给文言文配上插图和动画,给学生创设了恰当的情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朗读指导轻松有效。他还让学生展开想象,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懂得运用给句子加修饰词的方法可以把握人物当时的心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不同语气,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为寓意的理解做好铺垫。
  从读通到读懂到读出“感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自动发生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根据课堂上学生即时真实的表现,做出针对性引导,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在有层次地引导“读”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读文言文的方法,切实落实教学目标。
  简短的文言文,对于学生而言,熟读成诵并不难。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为故事配上动画情境,鼓励学生“讲”出课文故事来。把“背”变成“讲”,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层次——运用,并在运用中让理解更进一步,让语文课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思辨中体验发展阅读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是素养目标中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还要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自信”和“审美创造”。
  《自相矛盾》这一课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范畴,重点之一就是探寻“或曰”的人背后的思维过程。如何去探寻?王老师在课程之初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模拟当时的场景,引发大家的注意去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之后出现几个表情,引导学生去梳理那一刻周围人、说话人和卖矛和盾的人的思维。而后出示“既然……那么……如果……”体现路人思维的一组关联词,既填补了文本空白,让学生体会到路人的思维过程,又将寓言和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寓意,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
  王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将思维训练与角色体验、语言训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授其他“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像王老师那样在课堂上还原人物思维过程,同时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辨,让学生经历思辨思维过程,阅读能力在层层递进、分析综合中得到发展。
  经典中熏陶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学习这篇文言文,如果停留于理解“自相矛盾”,不过只是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而已,很多老师往往教到理解寓意就结束了。王老师则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思考“如何能将矛和盾卖出去?”“矛和盾真的不可同世而立吗?”让学生在不停思考、不停思辨中明白:剑和矛可以卖出去,因为它们之间没有矛盾。但是如果确实存在矛盾关系,还可以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把它们卖出去。同时与之前学过的文章和积累的知识相联系,懂得只要运用得当,善于发掘它的特点,“矛和盾可以同世而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充分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辩证性思考问题”的目标。
  在课程最后,王老师结合学生的阅读经验,从《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入手,出示《韩非子》书中的部分图片,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欲望。适时推荐阅读《韩非子》,将阅读一篇文章推向了整本书的阅读,可谓环环相扣。整堂课轻松、活泼,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次学习不仅让我领略到教学艺术的魅力,更让我感受到一种力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悟出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