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笔”成鸡肋,教育数字化不能陷入形式主义

□茅 亩

字数:1246 2024-06-12 版名:声音
  书包比原来更重了,使用流程复杂,数据参考意义不大……原本是为了辅助学习的“智慧笔”,被家长们吐槽为“鸡肋”。近日,有部分家长投诉称,在上海较早试点尝试“智慧教育”的闵行区,不少学校推广使用的“智慧笔”让他们有些困扰。(5月27日《解放日报》)

  “智慧笔”表面与普通笔并无明显不同,除了笔内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并且在尾部有一个金属的充电接口。据家长描述,智慧笔可以记录下做作业的过程上传至云端,老师也可以用该笔批改,并将对错情况上传。智慧笔是为了采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存在不少“毛病”。
  具体表征有,写家庭作业还需打开特定的APP,做作业离不开手机;使用智慧笔采集作业并不稳定,APP里的数据参考意义也不大;智慧笔写作业时无法使用橡皮擦、修正带等工具。为了提升采集效果,孩子们不得不先在普通的练习册上做一遍,再用智慧笔誊写到专用教材上,或者先用铅笔做题,再用智慧笔描一遍。如此这般,不仅加重了孩子们的书包重量,也大大加重了孩子们的作业负担。除了上述一大堆加重孩子们负担的弊病,智慧笔的出现和使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似乎并不具备既减少作业负担,又明显改进教育教学的工具必要性。
  这里面,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追问。比如,智慧笔虽然免费配发给孩子们,但配套的数字化教材是否也免费?通过智慧笔,家长不仅可以知道孩子做作业花费的时间、正确率等基本信息外,还可以得知高频错误知识点等。那么,传统的老师批改作业以及老师评语,难道不能让家长获知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吗?而这样一支问题缠身的笔,在普遍地进入学校推广使用之前,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做过基本的试用、研判,为孩子们和教育教学把好关、负好责?
  智慧笔的“智慧”,主要地应体现在更好地辅助教育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思结合,老师更好地因材施教,使用时不给学生、教师和家长增添新的负担。智慧笔如果不能深层次地指向“教”与“学”理念和方式的转型与转变,那么良善的初衷就成了使人无奈而不应有的累赘。如此“智慧”,则恐怕有点“愚蠢”的意味了。
  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是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这种转型,通过教育教学数字化这个新手段、新工具,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掌握学情和个体差异,驱动教育教学样态的创新,赋能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与成长。对于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和认识,决不能停留在表面和浅层,更不能陷入实践中的形式主义。
  数字化教育教学的“智慧”究竟是什么?从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期间“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通上线一周年展”“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播的不少数字化中小学精品课堂看,这些优秀课例都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室等数字环境和各类数字化平台、资源、工具及技术,并借助教学数据的及时反馈,体现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探究式等现代课堂特点,实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换言之,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定律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相关平台和资源、工具与技术。这一传统而朴素的道理,值得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中一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