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阳光的渴望
□刘红朴
字数:1302
2024-06-12
版名:成长
学校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听课的过程,除去关注教师教学的整体设计外,我更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几堂课下来,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
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后举手,老师点到哪位同学,哪位同学回答。一些孩子把小手高高举起,希望能被老师点到,但种种原因,老师总是叫不到,最后只得把手放下。其中,有个坐在角落里的小女孩,文文静静,像只听话的小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就坐在她的斜后方。
上课开始没几分钟,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小女孩的手迅速举起,胳膊肘支在桌面上,规规矩矩的样子。但是,前面的同学个子较高,正好把她的手挡住。老师也望向了这个角落,却没看见她举起的手,叫了别的同学回答问题,她只得把手放下。
我碰了碰她的胳膊,示意她把手高高举起。
“不行,老师说只能这样举手。”她摇摇头。
多么守规矩的孩子呀,却又多么令人心疼。就这样,她与一个个问题擦肩而过。后来,我发现她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少,在一堂课快结束时,老师又提出了问题,她明明已把答案写在了书上,可就是不再举手。
我急忙又碰了碰她的手,她知道我想表达什么,又摇摇头,小声说:“我就算举手,老师也叫不到。”说话间,她眼睛里的光黯淡了一下。直到下课铃响起,她也没能回答一个问题,望着她有些落寞的背影,我好想过去抱抱她。
回我班教室的路上,作为老师我不禁反思:自己的课堂,有没有孩子多次把小手高高举起,而我却未曾关注到?有没有因为老师未关注到而感觉特别失落的学生?应该是有的。课堂上,总有一些角落,被我们忽略……小女孩无奈放下的手,在我的脑海中,像定格了的画面,久久无法消散。
第二天上语文课,我把听课时看到的情景说给了学生们,并抛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一致决定,上课时取消举手制度。但组长必须保证组员一天至少回答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几人同时站起来回答,彼此之间相互礼让,让先开口或较少回答问题的孩子回答,待对方说完,再补充不同观点——倾听和礼让,也是一种美德。待前一名同学回答完毕,老师再叫其他同学发言,重复或补充自己的答案。
如此,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上课专注力更强,同学间也更有默契。在思维的碰撞下,他们之间总会产生“火花”。
一次,教学古诗《望天门山》,我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把自己想象中的场景描述出来。这一天,只有小赵同学没回答问题了,组长让她站起来回答。她是个内向的孩子,只见她慢慢站起来,用很小的声音问:“老师,我能在黑板上,边画边说吗?”
我点头同意。
她拿起粉笔,一边根据诗句画图,一边小声地描述着画面。教室里安静极了,只有她的声音在流淌。待她讲完,短暂的沉寂后,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同学们被她的板画惊艳到了。
原来,小赵同学从小说话晚、语速慢,轻易不敢讲话。为了鼓励孩子,家长就让她一边画一边讲,以缓解她的紧张。如果只是回答问题,她反而不敢举手……这些事情,可是我以前不知道的。看来,属于孩子的每个角落,作为教师,都该多多了解才是。
从此以后,同学们总会有意无意地找个话题,主动和小赵同学聊天,渐渐地,她越来越活泼,语速越来越快,眼里的光也越来越多。
作为教师,我们就该让光照亮每个角落。
因为,每个角落都有对光的渴望。
几堂课下来,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
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后举手,老师点到哪位同学,哪位同学回答。一些孩子把小手高高举起,希望能被老师点到,但种种原因,老师总是叫不到,最后只得把手放下。其中,有个坐在角落里的小女孩,文文静静,像只听话的小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就坐在她的斜后方。
上课开始没几分钟,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小女孩的手迅速举起,胳膊肘支在桌面上,规规矩矩的样子。但是,前面的同学个子较高,正好把她的手挡住。老师也望向了这个角落,却没看见她举起的手,叫了别的同学回答问题,她只得把手放下。
我碰了碰她的胳膊,示意她把手高高举起。
“不行,老师说只能这样举手。”她摇摇头。
多么守规矩的孩子呀,却又多么令人心疼。就这样,她与一个个问题擦肩而过。后来,我发现她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少,在一堂课快结束时,老师又提出了问题,她明明已把答案写在了书上,可就是不再举手。
我急忙又碰了碰她的手,她知道我想表达什么,又摇摇头,小声说:“我就算举手,老师也叫不到。”说话间,她眼睛里的光黯淡了一下。直到下课铃响起,她也没能回答一个问题,望着她有些落寞的背影,我好想过去抱抱她。
回我班教室的路上,作为老师我不禁反思:自己的课堂,有没有孩子多次把小手高高举起,而我却未曾关注到?有没有因为老师未关注到而感觉特别失落的学生?应该是有的。课堂上,总有一些角落,被我们忽略……小女孩无奈放下的手,在我的脑海中,像定格了的画面,久久无法消散。
第二天上语文课,我把听课时看到的情景说给了学生们,并抛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一致决定,上课时取消举手制度。但组长必须保证组员一天至少回答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几人同时站起来回答,彼此之间相互礼让,让先开口或较少回答问题的孩子回答,待对方说完,再补充不同观点——倾听和礼让,也是一种美德。待前一名同学回答完毕,老师再叫其他同学发言,重复或补充自己的答案。
如此,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上课专注力更强,同学间也更有默契。在思维的碰撞下,他们之间总会产生“火花”。
一次,教学古诗《望天门山》,我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把自己想象中的场景描述出来。这一天,只有小赵同学没回答问题了,组长让她站起来回答。她是个内向的孩子,只见她慢慢站起来,用很小的声音问:“老师,我能在黑板上,边画边说吗?”
我点头同意。
她拿起粉笔,一边根据诗句画图,一边小声地描述着画面。教室里安静极了,只有她的声音在流淌。待她讲完,短暂的沉寂后,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同学们被她的板画惊艳到了。
原来,小赵同学从小说话晚、语速慢,轻易不敢讲话。为了鼓励孩子,家长就让她一边画一边讲,以缓解她的紧张。如果只是回答问题,她反而不敢举手……这些事情,可是我以前不知道的。看来,属于孩子的每个角落,作为教师,都该多多了解才是。
从此以后,同学们总会有意无意地找个话题,主动和小赵同学聊天,渐渐地,她越来越活泼,语速越来越快,眼里的光也越来越多。
作为教师,我们就该让光照亮每个角落。
因为,每个角落都有对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