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散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字数:1531
2024-06-09
版名:教育理论
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散文类型多样,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在散文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预习感知,初步扫清障碍
预习是学习散文的第一步。学生通过预习,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找出不能理解的内容,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互动交流、分享质疑。主动探究,会使上课的效果大大增强。
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体会情感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
以《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教学时可以先了解作者宗璞,再了解时代背景。这篇文章写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作者心灵的创伤尚未平复,小弟又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作者内心的伤痛无以纾解。她看见盛开的紫藤萝花,联想到生命的无止境,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增加了面对生活的勇气,于是写成此文。了解了这些,就能较容易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作者在惊异、审视、回忆之后,悟出了自然规律和生命哲理,表现出了豁达的胸襟,学生也得到了人生的启示。
三、理清脉络,整体把握
在学生初读再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脉络,了解文章结构,这样就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对文章的情感也有了初步感知,为进一步学习作好了铺垫。
四、朗读品味,感受真善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每一篇散文,都要让学生美美地读,细细地品,品句子,品词语,品出其中的味道。
例如《昆明的雨》一文,读着读着,就会觉得燥热的心被清凉的雨润湿了,宁静惬意袭上心来,平淡中有乐趣,闲适中有从容。从文章的语句中可以感受到景、物、人都是那么美好,生活乐趣无穷。平凡平淡中有真情真意,饱含真善美。这篇文章旨在提醒学生生活中充满真善美,喜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真诚地生活,追求梦想,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五、挖掘写法,体会语言特色
不同类型的散文,由于不同的行文风格,具有不同的语言特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背影》语言平实,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如父亲的语言,简短的几句话饱含深沉的父爱。这篇文章就是以它的真实与诚挚,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昆明的雨》作者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的语言,活泼而极具情味,语言不加雕饰,看似随口而出,实则饱含深深的情感。这些散文,写法和语言特色各有千秋,引导学生体会,提高阅读能力。
六、读写结合,培养写作能力
学完课文后,适当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仿写或写其他形式的片段等,进行练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运用了插叙的写法,引导学生也运用插叙手法,写一写身边发生的事。《白杨礼赞》一文学完后,让学生选取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一次片段写作。这样学以致用,触类旁通,长期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七、课外拓展,延伸鉴赏视野
教材中安排的散文有限,教学时把课文当作引子,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更多的散文。
学完《背影》,可让学生课外阅读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感受朱自清的散文特色。学完《散文两篇》,可向学生推荐冰心的《谈生命》、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勃兰兑斯的《人生》等,读中外名家的生命哲思、人生感悟,从而珍爱生命,乐观豁达,不懈追求。拓展延伸,让学生广泛涉猎,感受散文的独特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实际教学中,紧抓散文特点,引领学生走进散文的大美世界,为学生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奠定生命的底色。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东办初级中学)
一、预习感知,初步扫清障碍
预习是学习散文的第一步。学生通过预习,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找出不能理解的内容,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互动交流、分享质疑。主动探究,会使上课的效果大大增强。
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体会情感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
以《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教学时可以先了解作者宗璞,再了解时代背景。这篇文章写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作者心灵的创伤尚未平复,小弟又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作者内心的伤痛无以纾解。她看见盛开的紫藤萝花,联想到生命的无止境,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增加了面对生活的勇气,于是写成此文。了解了这些,就能较容易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作者在惊异、审视、回忆之后,悟出了自然规律和生命哲理,表现出了豁达的胸襟,学生也得到了人生的启示。
三、理清脉络,整体把握
在学生初读再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脉络,了解文章结构,这样就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对文章的情感也有了初步感知,为进一步学习作好了铺垫。
四、朗读品味,感受真善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每一篇散文,都要让学生美美地读,细细地品,品句子,品词语,品出其中的味道。
例如《昆明的雨》一文,读着读着,就会觉得燥热的心被清凉的雨润湿了,宁静惬意袭上心来,平淡中有乐趣,闲适中有从容。从文章的语句中可以感受到景、物、人都是那么美好,生活乐趣无穷。平凡平淡中有真情真意,饱含真善美。这篇文章旨在提醒学生生活中充满真善美,喜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真诚地生活,追求梦想,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五、挖掘写法,体会语言特色
不同类型的散文,由于不同的行文风格,具有不同的语言特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背影》语言平实,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如父亲的语言,简短的几句话饱含深沉的父爱。这篇文章就是以它的真实与诚挚,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昆明的雨》作者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的语言,活泼而极具情味,语言不加雕饰,看似随口而出,实则饱含深深的情感。这些散文,写法和语言特色各有千秋,引导学生体会,提高阅读能力。
六、读写结合,培养写作能力
学完课文后,适当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仿写或写其他形式的片段等,进行练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运用了插叙的写法,引导学生也运用插叙手法,写一写身边发生的事。《白杨礼赞》一文学完后,让学生选取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一次片段写作。这样学以致用,触类旁通,长期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七、课外拓展,延伸鉴赏视野
教材中安排的散文有限,教学时把课文当作引子,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更多的散文。
学完《背影》,可让学生课外阅读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感受朱自清的散文特色。学完《散文两篇》,可向学生推荐冰心的《谈生命》、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勃兰兑斯的《人生》等,读中外名家的生命哲思、人生感悟,从而珍爱生命,乐观豁达,不懈追求。拓展延伸,让学生广泛涉猎,感受散文的独特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实际教学中,紧抓散文特点,引领学生走进散文的大美世界,为学生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奠定生命的底色。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东办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