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本”职教贯通,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胡建兵

字数:1211 2024-06-05 版名:声音
  根据日前发布的《甘肃省职业教育衔接贯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2024年起,甘肃省将实施中职、高职、本科“357”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中高本”职业教育真正贯通。(5月22日《工人日报》)

  所谓“中高本”职业教育,“中”为中职学校,“高”为高职院校(专科),“本”为应用型本科学校、职业本科学校。过去“中高本”各自独立,现在,甘肃实施“中高本”职教贯通培养模式,选择中高职两校相同专业类中的相近专业,由高职院校(含职业本科学校)与中职学校联合开展“3+2”中高职贯通培养;同时,探索实施“3+4”中职与本科贯通培养,遴选优质中职学校与本科学校,在相同或相近专业类联合开展“3+4”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
  我国职业教育贯通培养实践,经过多年探索,样态已经十分丰富。贯通培养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学制人才培养视野下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主要路径。《方案》提出了引导部分中专转型为综合高中,鼓励各地统筹利用区域内办学资源,继续打造一批优质中职学校,支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托管或合并中职学校,引导部分中职学校转型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综合高中。通过分类分层、择优遴选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高本”职教贯通模式,贯通培养与普通招录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学制、专业技能和就业方向。在学制方面,贯通培养突破了传统的“初中—高中—大学”模式,通过中考招生为学生提供长学制的贯通培养,为学生生涯发展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路径选择。同时,相较于传统模式,多数贯通培养时间缩短了一年,降低了学生的时间投入成本。贯通培养更适合就业需求量较大且稳定,技能学习周期较长的专业,如医学类、机械类等。选择这类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更加明晰,能够较早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发展领域。
  “中高本”职教贯通模式,有利于充分激发不同层次办学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不同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高质量地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有助于改善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提振人们参与职业教育的信心。
  当前,很多学生家长都将职业发展前景和就业质量作为求学的首要考量因素,而这一模式恰好可以为学生提供去向清晰明确且高质量的就业。要使“中高本”职教贯通模式发挥更大的效用,广大职业院校应杜绝“应试化”升学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展现出与普通高中不同的“发展之道”。各级职业院校应压实职业教育的本职功能,在厚植相应层次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完成转段升学任务。尽快推进实施中职“双优计划”,建设一批优质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群),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高质量就业。进一步拓展中本贯通、高本贯通等“向本”项目,甚至创新开展职教本硕、硕博贯通培养项目,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以及研究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接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补给劳动力市场对高级技师、特级技师乃至首席技师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