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高考经济”带偏了备考节奏

□付 彪

字数:1055 2024-06-05 版名:声音
  中高考、端午节将至,为规范中高考及端午节期间市场价格秩序,切实维护考生、家长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价格权益,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全省各相关经营者和行业协会商会发布提醒告诫函,进一步规范中高考及端午节期间市场价格秩序。(5月28日《合肥晚报》)

  临近高考,在考生和家长紧张备考的同时,“高考周边”也迎来火热销售期。围绕学子衣食住行,商家动足脑筋,深挖“高考经济”,一些家长也舍得在孩子高考上投资。从印有“金榜题名”“前程似锦”等吉祥话的“定胜糕”,到寓意“旗开得胜”的定制旗袍,从“励志礼包”到“高考房”,再到“押题密卷”……五花八门与考试不沾边儿的产品,借着高考名义大搞营销。
  譬如,近日某地推出的“‘一举高粽’钥匙扣热销”视频一经发布,就吸引上千人求购,这真能给考生带来正能量或好运气?这对家长和考生来说,无非就是想讨个好彩头,求得心理安慰而已。所谓的“定胜糕”等也不过是商家为了博眼球,借高考之名猛赚一笔。尤需警惕的是,那些宣称“押题”“密卷”的模拟试题,不仅不靠谱,更是明晃晃的欺骗。相较一套售价几十元的普通模拟试卷,“押题密卷”则飙升至几百元,甚至近千元。
  针对高考试卷,国家有着严格的命题程序和保密规定,所谓的“密卷”,纯粹就是骗人的把戏。对此,公安部曾发布重要提示,称每年都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或交流群中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加以“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还有一些所谓的“聪明药”“作弊神器”,如果考生和家长信以为真,不仅可能落入不法商家圈套、上当受骗,还可能牺牲孩子人生。
  “高考经济”本质是服务于高考,而不是为了“消费高考”。商家热衷“高考经济”无可厚非,但不能为了赚取利益最大化而人为制造“高考话题”,肆意贩卖“高考焦虑”。回归高考本身,要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完全在于考生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寓意美好甚至企图以不当途径谋求好成绩的高考商品无关。备考没有“捷径”,除了浪费自家钱财,带坏社会风气,还可能给考生带偏备考节奏,徒增心理压力。
  因此,考生和家长要理性认识高考的意义,不被“高考经济”等干扰因素影响,放平心态、从容备考。尤其是家长,对讨个助考好彩头,还是应该保持克制态度,不要加戏过多。有关部门须加强对“高考经济”的监管,进一步规范中高考及端午节期间市场秩序,严肃查处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特别是对于打着高考旗号、兜售违法违规产品的商家,要及时“亮剑”,一查到底,严厉打击,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