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场里的金色记忆
□白来勤
字数:1871
2024-06-05
版名:文苑
关中平原的六月风吹麦浪翻,千里涌黄金,飘逸着农家人酽酽的汗香。
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每当六月“三夏”大忙来临之际,生产队长便会安排村里的精壮劳力在约定俗成的地里选那些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离村庄较近的地方,提前收割数亩至十几亩地。
在较为凉爽的黄昏前,村民们肩挑手提盛满水的铁桶、木桶,或用架子车拉着盛满水的铁锅来到清整出的麦场预留地,用盆舀瓢泼于地面,俗称“泼场”。俗话说:“泼得重了场面黏,泼得轻了场面干。不轻不重刚好,这是光好场的关键。”过上个把小时,用人拉、牛拽碌碡碾压泼过水的场面。牛拽碌碡前进时,必须有人向后牵拉,以避免碌碡的惯性会碰撞到牛的后腿。这个过程叫“光场”,即使场变光的意思。
“光场”后,收割的旺期也就到了。忙忙碌碌的精壮劳力,头顶着一轮光华不老的太阳,裸露着泥土一样的臂膀脊梁和胸膛,挥舞走镰(一种手柄较长的镰刀)或者抡开椮子(割麦的农具,须精壮劳力抡开双臂操作),将一片片麦子撂倒在身后。他们额头上的汗水在骄阳的注视下,如同珍珠般熠熠闪光。妇女们也不甘落后地挥动着偎镰(一种手柄较短小的镰刀)龙口夺食抢收割,有的头戴草帽,有的头上裹条手帕,闷不吭声地跟别的人较劲,看谁割得快、割得多,由于当时是按割麦的面积记工分的,按工分兑现粮食和年终的分配款,多劳多得,所以没有人愿意在这时候让人看不起自己,都拿出了吃奶的劲儿大干快上力争上游。社员们将收割的麦子扎成捆拉运至光好的场里边集成麦垛暂存。先晒几天,然后积成“麦集子”(麦堆),上盖一层麦秸草,以防雨淋。这时一方面做好碾场(脱粒)的准备,另一方面可以腾出手来种秋(苞谷、谷子和豆类等)。
一切准备好了,观看天色,一般在天气晴朗时,早晨由妇女社员将积垛的麦捆子腰(绑麦捆的腰带,也是用麦秆儿扭成)解开,挨个平摊于场中间晾晒,这个程序谓之“摊场”或“摊麦”。也有碾乱场的,就是把麦捆解开,乱铺在场,叫做“撒麦”。碾整场容量大,碾乱场容量小,这些都由生产队视其牲畜、劳力的多寡决定。至下午两三点钟,由男劳力拉上电动碌碡或用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转圈反复碾压,谓之“碾场”。艳阳下,但见一片片带麦穗的散麦秆儿,在碌碡或拖拉机的反复碾压下,逐渐变成满场黄亮发光的麦秸,在强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耀得人眼难以睁开。劳动者草帽下的汗水顺着古铜色的脖子淌下,滚落到衣衫里,满脊背都是“地图”。没有人嫌天气热,没有人抱怨。
经碾压的麦子,平摊在场面上,再由摊场的妇女社员用木杈翻过来,这个过程叫“翻场”。其技术要领是先用杈挑抖麦秸,再翻过来,倒个向,再晒上一段时间,重新碾压以使麦粒完全脱离麦穗,基本离开麦糠的包裹,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程序“起场”。
与翻场不同,起场是先将麦秸抖净打成堆,再用尖杈车将其清理至场头堆放。后用推耙、木锨、扫帚等将麦叶、麦糠、麦粒混合物清扫成堆,择机扬场。有时,若突遭狂风暴雨,便会追加一个程序叫“戗场”,必须在雷雨到来之前,将场面上的摊碾麦子打成堆,以此避免或降低损失。有时,老天爷和人们捉迷藏。刚“戗场”完,乌云走了,天放晴了,得重新摊场。疲惫的社员就会抱怨:老天爷跟咱杠劲儿呢!
以前的“扬场”,主要是靠天。即男劳力睡在场边,时刻留意,一遇来风,迅速扬场,风停了,休息,继续等待。“有风高扬无风撒”,若有一阵好风,善于扬场的庄稼把式们一腿在前,一腿在后,一把木锨铲起满心希望,高高抛向头顶,金粒玉屑化为一抹拥有优美弧线的彩练,让天空尽情欣赏,经过风吹雨打的胸膛,热血激荡、血脉偾张,浑身的关节舒服得咯叭叭作响,借风即可实现麦、糠分粒,很快就把麦粒扬出来。一把青叶未脱的扫帚在烈日与熏风中左右奔忙,兴奋地为丰收歌打着节奏,让欢乐的麦粒儿不再跳舞,让伴奏的碎玉屑在旁边歇场。黑黝黝的铁脊梁,闪烁着一颗颗一串串的太阳,滋润着关中平原大村小屯的古老秦腔。
扬过的麦子,多少还会有少量未脱净麦糠的杂质。在有空场的情况下,将这些麦曝晒数日,再完成最后一个程序“抢麦”。由一个人借风力将麦弧形抛出,另一个人拿扫帚轻拂,将带糠壳的麦粒扫至一边,这次清选后的麦子,即可用来交纳公粮或给社员做口粮。这种曝晒过的热麦贮藏于麦瓮后,不易生虫。
“碾打第一场,先缴爱国粮”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农村麦场上最流行的一句口号,笛子独奏《扬鞭催马送粮忙》也成为最振奋人心的曲子,虽然今天农民已不再缴公粮,乡村振兴的战略落地后农村群众早已脱贫致富奔小康,但以往“三夏”麦场里的记忆却如一坛老酒,历久弥香,令人久久难忘。
一串汗珠,映出多少农人创造与收获的自豪;一缕麦香,醉了多少游子在歌谣中思念故乡。
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每当六月“三夏”大忙来临之际,生产队长便会安排村里的精壮劳力在约定俗成的地里选那些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离村庄较近的地方,提前收割数亩至十几亩地。
在较为凉爽的黄昏前,村民们肩挑手提盛满水的铁桶、木桶,或用架子车拉着盛满水的铁锅来到清整出的麦场预留地,用盆舀瓢泼于地面,俗称“泼场”。俗话说:“泼得重了场面黏,泼得轻了场面干。不轻不重刚好,这是光好场的关键。”过上个把小时,用人拉、牛拽碌碡碾压泼过水的场面。牛拽碌碡前进时,必须有人向后牵拉,以避免碌碡的惯性会碰撞到牛的后腿。这个过程叫“光场”,即使场变光的意思。
“光场”后,收割的旺期也就到了。忙忙碌碌的精壮劳力,头顶着一轮光华不老的太阳,裸露着泥土一样的臂膀脊梁和胸膛,挥舞走镰(一种手柄较长的镰刀)或者抡开椮子(割麦的农具,须精壮劳力抡开双臂操作),将一片片麦子撂倒在身后。他们额头上的汗水在骄阳的注视下,如同珍珠般熠熠闪光。妇女们也不甘落后地挥动着偎镰(一种手柄较短小的镰刀)龙口夺食抢收割,有的头戴草帽,有的头上裹条手帕,闷不吭声地跟别的人较劲,看谁割得快、割得多,由于当时是按割麦的面积记工分的,按工分兑现粮食和年终的分配款,多劳多得,所以没有人愿意在这时候让人看不起自己,都拿出了吃奶的劲儿大干快上力争上游。社员们将收割的麦子扎成捆拉运至光好的场里边集成麦垛暂存。先晒几天,然后积成“麦集子”(麦堆),上盖一层麦秸草,以防雨淋。这时一方面做好碾场(脱粒)的准备,另一方面可以腾出手来种秋(苞谷、谷子和豆类等)。
一切准备好了,观看天色,一般在天气晴朗时,早晨由妇女社员将积垛的麦捆子腰(绑麦捆的腰带,也是用麦秆儿扭成)解开,挨个平摊于场中间晾晒,这个程序谓之“摊场”或“摊麦”。也有碾乱场的,就是把麦捆解开,乱铺在场,叫做“撒麦”。碾整场容量大,碾乱场容量小,这些都由生产队视其牲畜、劳力的多寡决定。至下午两三点钟,由男劳力拉上电动碌碡或用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转圈反复碾压,谓之“碾场”。艳阳下,但见一片片带麦穗的散麦秆儿,在碌碡或拖拉机的反复碾压下,逐渐变成满场黄亮发光的麦秸,在强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耀得人眼难以睁开。劳动者草帽下的汗水顺着古铜色的脖子淌下,滚落到衣衫里,满脊背都是“地图”。没有人嫌天气热,没有人抱怨。
经碾压的麦子,平摊在场面上,再由摊场的妇女社员用木杈翻过来,这个过程叫“翻场”。其技术要领是先用杈挑抖麦秸,再翻过来,倒个向,再晒上一段时间,重新碾压以使麦粒完全脱离麦穗,基本离开麦糠的包裹,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程序“起场”。
与翻场不同,起场是先将麦秸抖净打成堆,再用尖杈车将其清理至场头堆放。后用推耙、木锨、扫帚等将麦叶、麦糠、麦粒混合物清扫成堆,择机扬场。有时,若突遭狂风暴雨,便会追加一个程序叫“戗场”,必须在雷雨到来之前,将场面上的摊碾麦子打成堆,以此避免或降低损失。有时,老天爷和人们捉迷藏。刚“戗场”完,乌云走了,天放晴了,得重新摊场。疲惫的社员就会抱怨:老天爷跟咱杠劲儿呢!
以前的“扬场”,主要是靠天。即男劳力睡在场边,时刻留意,一遇来风,迅速扬场,风停了,休息,继续等待。“有风高扬无风撒”,若有一阵好风,善于扬场的庄稼把式们一腿在前,一腿在后,一把木锨铲起满心希望,高高抛向头顶,金粒玉屑化为一抹拥有优美弧线的彩练,让天空尽情欣赏,经过风吹雨打的胸膛,热血激荡、血脉偾张,浑身的关节舒服得咯叭叭作响,借风即可实现麦、糠分粒,很快就把麦粒扬出来。一把青叶未脱的扫帚在烈日与熏风中左右奔忙,兴奋地为丰收歌打着节奏,让欢乐的麦粒儿不再跳舞,让伴奏的碎玉屑在旁边歇场。黑黝黝的铁脊梁,闪烁着一颗颗一串串的太阳,滋润着关中平原大村小屯的古老秦腔。
扬过的麦子,多少还会有少量未脱净麦糠的杂质。在有空场的情况下,将这些麦曝晒数日,再完成最后一个程序“抢麦”。由一个人借风力将麦弧形抛出,另一个人拿扫帚轻拂,将带糠壳的麦粒扫至一边,这次清选后的麦子,即可用来交纳公粮或给社员做口粮。这种曝晒过的热麦贮藏于麦瓮后,不易生虫。
“碾打第一场,先缴爱国粮”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农村麦场上最流行的一句口号,笛子独奏《扬鞭催马送粮忙》也成为最振奋人心的曲子,虽然今天农民已不再缴公粮,乡村振兴的战略落地后农村群众早已脱贫致富奔小康,但以往“三夏”麦场里的记忆却如一坛老酒,历久弥香,令人久久难忘。
一串汗珠,映出多少农人创造与收获的自豪;一缕麦香,醉了多少游子在歌谣中思念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