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五龙口:两千年水利文明的无言丰碑

□影 子

字数:2540 2024-06-05 版名:文化
  “五龙口上水潺潺,古韵今风两相兼。渠引清波滋沃土,千年智慧传千古。”五龙口,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东北约十多公里处的五龙口镇,是太行山脉南麓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沁河水从山西晋城绕出太行,进入河南济源并贯穿全境,自秦代时,人们便在沁河出山口开山引水建“枋口堰”(又名“秦渠”),后历代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造完善,到明代修成利丰、广济、广惠、永利、兴利五条灌渠,呈“五龙分水”之势,遂得名。两千多年的风雨淘洗,风霜磨砺,这处古代水利工程依然散发着深厚的古韵。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和郑国渠、灵渠,并称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而和它们修建于同一时期的“秦渠”济源枋口堰,却并不为人所熟知。其实,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枋口堰,是我国古代第一个“隔山取水”工程,也是最早利用“水流弯道”原理建造的水利工程,堪称我国水利史上的两大创举。
   秦渠枋口今何在
  坐落在沁河岸边的五龙头村,是济源市五龙口镇一个依水而居的普通村庄。这里正是沁河的出山口,沁河不但水面宽阔,水流的速度也慢慢放缓,还形成了几个弯道。整个水利设施中开凿时间最早的工程——秦渠枋口椻就位于五龙口沁河南岸稍偏下游的河道转弯处。
  据村民传说和民间资料记载,1923年以前,五龙头村被称为“枋口村”,这个村名蕴含了重要的历史信息。《济源县志》记载,公元前221年,秦人以方木垒堰,抬高水位,把沁河水引入人工开挖的渠道,用于灌溉田地。因为渠首“枋木为门,以备泄洪”,因此,后人称之为“枋口堰”“枋口”或“秦渠”,村名也由此而来。枋口堰的渠首是敞开式无坝引水工程,当时的秦国要建立并维护统一的国家,满足庞大军队的需要,开始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于是,诞生了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和广西灵渠等几大水利工程,济源秦渠枋口堰也兴建于同期。沁河水在济源被引向南岸后,灌溉了广袤的良田,为大秦帝国提供了发展所需的粮草。
  以今天的眼光看,当时的“枋口堰”充其量就是一个小小的引水工程,但在那时堪称伟大的创举。枋口堰渠首处是沁河的一个弯道,人们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弯道”原理。沁河水在经过弯道时,泥沙石块被旋到外侧,而不会卷进渠道。按照《沁河志》的记载,枋口堰是中国第一个“隔山取水”的水利工程,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利用“水流弯道”原理取水的水利工程。这条秦渠的修建,不但改写了沁河的历史,也使沁河水得以润泽更多的生灵。
  “枋口”演变“五龙口”
  这项绵延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修建时间长,工程艰巨,影响极其深远,是河南省开创年代最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水利设施。从秦朝到明清,枋口堰历经十余个朝代的修建,规模越来越大,也更趋于实用。秦时的枋口堰工艺简单,没有任何控制设施,虽然见效快却浪费水,而且木桩在水里浸泡时间长了很容易腐烂。三国时期曹魏典农司马孚奉诏重修,将枋口堰木门改成垒砌石门,不仅修缮了原先的灌溉系统,还增加了泄洪设施,使洪水来袭时,枋口堰可以排泄洪水,稳定下游局势,是一次大的进步。隋代对枋口堰的修建也有明确的记载,公元590年前后,河北涿州人卢贲上任怀州(今沁阳一带)刺史,首先修葺了枋口堰,后又组织役夫新开了两条渠,开创了引沁分渠的先例,大大扩展了灌溉面积,也是具有开创性的举动。唐代,枋口堰改称“广济渠”,节度使温造扩修,灌溉面积增至济源、河内、温县、武陟农田五千顷。
  到了明代,地方政府更加重视五龙口水利设施的作用,尤其是明中后期整修开凿更为频繁,是该工程建设的高峰期和成型期,地方官吏在枋口堰的基础上,重新开挖了广济渠。广济渠和相继开挖的利丰、广惠、永利、兴利四条水渠,形成五龙分水的壮观场面。至此时,整个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完成。清乾隆时期史料记载,整个灌区水泊纵横,遍布着北方少见的大面积稻田,被誉为“河朔小江南”。
  今天的五龙口,是一个引、灌、补、提、排相结合的大型水利工程,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为河南省集灌溉、补源、排涝为一体的大型灌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号召大兴水利,人民政府对灌区古渠系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配套,将明代的利丰、永利、广济三渠合并成广利总干渠(位于沁河出山口南岸,本文中写到的三处古今渠首水闸即为此处),加上广惠干渠(位于沁河北岸石梯处,距广利总渠首1600米)、新利支渠(位于沁河南岸),有三个取水口引水,因引水渠名称中多含有“广”“利”二字,故将五龙口定名为“广利灌区”,由此可见,古老水渠一直利泽至今。
   千秋功业惠沃土
  “吸川洒润”“纳瀵资林”,这是分别镶嵌在“广济洞”与“永利洞”上的石刻,五龙口不仅有诸多明代建筑遗存,也不乏珍贵的碑刻。现在的广利总干渠渠首(利丰渠改建)与明代的“永利洞”“广济洞”并排而立,站在此处,豁然开朗,数丈高的悬崖与沁河水一览无余。两处古代水闸外形完整,除了下方的控制水闸外,上面分别开凿有石窟,石窟外均有古朴沧桑的露台,露台三面环以石质望柱、石栏,图案雕工精美。石头垒砌的进水闸口古韵犹存,山石雕刻的龙头门进水口张着大嘴,大有一口气把沁河水喝干之势,风雨斑驳的痕迹记载了古河渠千年岁月的沧桑。“广济洞”上的石窟为袁公祠,开凿于明万历二十八年,是为纪念明万历年间指挥开挖“广济渠”的河内(今沁阳一带)县令袁应泰而建。“洞凿太行引沁水百里咸资润泽;河开广济溉民田万年永赖生成。”袁公祠石窟门上的对联与洞口上方条石上镌刻的“禹后一人”四字,流露出人们对修渠人袁应泰的赞美与怀念之情。“永利洞”上石窟为清代嘉庆年间所建,洞内有几尊石像,正上方刻着“石公史公涂公”六个朱红大字,人称“三公祠”。这是为纪念明代开凿永利、兴利等渠的济源三任县令史纪言、石应嵩和涂应选而建。
  “秦渠枋口创两千年灌区,五龙引水富六百里怀川。”站在古时的秦枋口,今日的五龙口,似有一股雄风如五龙扑面而来,仿佛能够听到那悠远的历史回响,感受到那熔铸在中华先民骨子里为民造福、坚韧不拔的浩然之气。秦渠枋口堰虽远不如四川的都江堰那么规模宏大,却历经两千余年仍惠泽中华沃土,眼前的水面宽阔而宁静,碧绿的河水宛如一条丝带飘过太行。焦枝铁路和二广高速的高架桥与向东流淌的沁水凌空相伴,不时有火车和汽车呼啸而过,打破宁静却也增添了动感。铁路桥下桥墩的两边,三座古今雕砌的取水口依次排列岸边,那磐石般的身躯俯视着河面,静观水涨水落、四季更迭与时代变迁,宛若沁渠千秋辉煌功业的无言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