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练表达

——以语文四年级教材为例谈课堂小练笔

字数:1527 2024-06-02 版名:教育理论
 
  □王荣芳
  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四方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练笔,能更好实现读写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巧换角色,深入情境。学习课文时,给学生一个临时身份,让他成为课文中的人物,学生很快就会步入情境。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可让学生假设自己是事故调查员或船上六十一人中的一员,课堂上先说一说事故调查结果和事故发生时船上的情景,然后在小练笔中写下来。学完《西门豹治邺》后,可让学生写写如果自己是邺县官员以后如何开展工作。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时,可让学生化身博物馆解说员,写出恐龙飞天的过程。
  二、写法迁移,习得能力。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在低年级仿写句子时,大多停留在对句子格式和修辞的仿写。到了中年级,随着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可以尝试让学生针对作者的写法和语言内部的逻辑进行仿写,提升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如《麻雀》所在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我指导学生将本课学到的写法迁移到写运动会上,通过写自己在运动会上“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写出运动会的过程。《海上日出》可以学习作者运用拟人化的词语,写出事物的变化。
   三、词句重排,丰富积累。小练笔的设计可以“就地取材”,让学生现学现用,运用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换一种方式写一写原文中的内容。《白鹅》一文中有很多四字词语,如“厉声叫嚣”“大模大样”“三板一眼”等,这些词语涵盖了鹅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用上本节课积累的四字词语写一写白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的语言风格也有了更深体会。《琥珀》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学完后可让学生给陈列在博物馆里的琥珀化石写一篇解说词,内容参考课文内容,语言风格由生动转为平实简洁。这样,降低了学生习作的难度,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学习的喜悦。
   四、巧妙代入,链接生活。语文课本的一大特点就是贴近儿童生活,许多课文都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学完《宝葫芦的秘密》后可根据生活经验续写故事,这样,课文与生活就能很好地对接,也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学习《天窗》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写一写透过不同的“窗”——如车窗、高楼大厦上的落地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些小练笔在课文与学生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消除了学生动笔时的畏难情绪,让“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观念深入学生心中。
  五、想象提升,步入情境。学习古诗和文言文时,想象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借小练笔进入诗歌的世界,领略古诗的风韵。如学习《塞下曲》,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大雁为什么高高飞起?将军是怎么知道单于逃跑的?发现单于逃走后将军会怎样说,怎样做?将军又是怎样在雪中擒住单于的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丰富故事情节,将这首诗改写为一个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在改写的过程中体会我军将士不畏苦寒、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想象将改写的文言文,讲给周围的人听,既加深理解,也促进表达。
   六、拓展延伸,思维升华。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课标》指出:“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学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可以让学生思考:你想用纳米技术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小练笔,有利于学生养成热爱科学、关注生活的基本素养。《牛和鹅》一课教会我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结果也会不同”,可以让学生写一写类似的经历。这样的小练笔,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化课文理解,激发写作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课堂阅读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和表达水平。
  (作者单位:宝鸡高新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