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作业,教师需要明确的 “五个注意事项”

□何 捷

字数:2150 2024-05-26 版名:知行
  在英国学者格里·切尔尼亚夫斯基与沃伦·基德合著的《作业设计300妙招》一书中,阐述了布置作业的五个注意事项。当教师布置作业时,注重这五个方向,才能让作业成为学习中有效的一个环节,也才能让学生参与最佳的实践体验。
  具体而言,布置作业时应有的五个注意事项如下:
   具体的(specific)
  即布置作业时,应明确地指出学生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泛泛地、含糊地、不明确地给出指令或赞扬。
  以让学生完成百字作文练习为例,教师希望学生每日完成百字作文,不能仅泛泛而谈,未让学生明确何谓百字作文。而应在布置作业时,向学生展示百字作文的成品,让其明确百字作文最终要写成什么样。同时,希望学生在写完百字作文后能进行修改,就要示范如何修改,包括使用的修改符号、修改后的效果比对等。让学生知道如何去修改自己的百字作文。布置作业,应该给予学生明确的指令,学生才能够执行。
  可测量的(measurable)
  即布置的作业,最终做得如何,怎样评定等,也需要学生明确。不仅是纸笔完成的作业,如进行一次演讲、拍摄一张照片、举办一个活动等,任何学习活动都应该有可以衡量的结果。
  依然以教师让学生写百字作文为例,布置作业时,教师就作出明确的提示,写完百字作文,还要进行自我修改。让结果可测量,教师就应具体说出对“修改”效果的评估标准。教师应和学生有所约定,并且严格按照约定进行评价。这就如同进行一个游戏,各方应约定游戏规则才开始,是同一个道理。
  可完成的(achievable)
  即布置的作业,或者发布的学习任务,对学习者而言,应该具有挑战性,不是他们无法达到的目标。假设任务过于复杂,当学生进入实践阶段,很快意识到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达到目标时,会瞬间失去动力。这种状况下,完成的效果不佳,甚至会转为通过弄虚作假来敷衍。
  例如,教师希望学生完成百字作文后能自我修改。这样的设计是正确的,也符合写作教学的逻辑。但在布置时,不能强求“一步到位”,而应层级推进。例如,在起初的第1周,可以让学生自由尝试,提出“只要写后有使用红笔进行自我修改,就可以评为优秀”。之后的几周,直至第1个月后,可以提出升级版的要求,例如“每篇百字作文中,至少要自我修改五处才能评为优秀”。在执行的一个学期后,还可以修订对“修改数量”与“修改质量”的要求,确保学生完成写作和修改的质量不断提升。作业的布置,是导向学习的,是促进学习者发展的,而不能造成对学习的负面影响。
  现实的(realistic)
  即布置的作业,必须是学习者可以做的事情。假如让学生查询网络,完成研究性学习,就应考虑到学生是否具备网络自学的条件,是否具备对数据和搜索结果进行分析、统筹的相关经历等。
  这点看起来稀松平常,实则是教师常忽略的。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常进入“理想化”的误区。例如,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有教师随口就布置说“观察植物的生长,并作记录”。殊不知能通过肉眼观察到植物生长,并非容易之事,可供观察的对象也是少见的。或者说,在相对短期的观察中,无法捕捉并记录。而教师只是看到书本中的案例,就随后布置,没有预计到布置作业的现实性。而如果是要完成观察日记的写作,可以设计观察家人的表情、记录家人每日早起所忙碌的内容等,让观察的作业更符合现实生活,更有助于完成任务。作业中的成功体验,有助于支持学生不断投入精力参与。
   有时限的(timed)
  即布置作业时,需要提示完成作业的时间限定,不能不限时,无度消耗时间。例如,教师可以直接在布置作业中增加完成时间的设定,强调“在十五分钟内完成百字作文”,或者提示“本项作业必须在下午2点之前交”等。
  第五点尤为值得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予以关注。例如在布置学生完成百字作文时,应和学生约定完成的时间。如果超过时间未完成,可以让学生先提交,教师发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较少在布置作业时,提示完成的时间。要知道学生参与的不是单独一个科目的学习,而是多学科综合学习。如果不设计和约定完成时间,将导致作业耗时多,学生负担重等问题。同时,消耗过长时间完成作业,也让完成作业带来的学习能力提升失去效力,完成了也属无效。
  梳理上文所述五个注意事项,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关注作业布置的难度系数,让作业设计和完成,居于学生“跳一跳”可以抵达的区域。同时,教师布置作业,不是简单草率,而应辅助学生完成对任务本身的理解,让作业的指令清晰可执行,不要过于冗长复杂。面对时代的变化,教师布置作业还应考虑激活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机,通过不同形式,不同的成果展示等设计,让作业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参与的积极性。最后,要在布置时就估计设置合理的完成条件。无论是完成作业的空间,还是完成的时间、场域、环境,或者是支持完成作业的资源、力量等,都应是学生可以触及,可以拥有,可以运用的。
  综上所述,作业理应成为“导向学习、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和布置作业,都要有利于学习者发展,这点应成为设计时考虑的第一要素。无论布置什么作业,如何布置,都应有益于导向学习,要让学习者在任何课程学习阶段都明确地知道“我要学什么”“我可以如何提升”。完成作业后的评改环节,也可以看作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的诊断性评估。
  教师通过作业的布置、评改,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师生双方一起经历的是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能力的提升。双方共同关注的是学习的进展,消除的是误解和差距,一起发现并找寻的是进一步提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