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外国小说, 该教给学生什么?

——重读《复活》

字数:1824 2024-05-22 版名:悦读

  □张 曼
  《复活》是托尔斯泰历时10年终于在71岁高龄完成的一部恢宏巨著,是其一生创作和思想探索的总结,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高峰。作为大学时西方文学课上的必读书目,我硬着头皮囫囵吞枣式地看完了。教材改版后,我发现它竟然出现在教科书中,这一次得带着学生去阅读,任务艰巨。重读《复活》的过程,我不停地思考:这样一部厚重的长篇外国小说,到底该教给学生些什么?
  在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复活》(节选)篇和《大卫·科波菲尔》《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共同组成了第三单元外国小说的学习。结合“单元研习任务”和篇目后的“学习提示”,我发现编者将学习的重点聚焦在“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小说艺术手法”以及“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思考”。而《复活》(节选)部分的内容是围绕着聂赫留朵夫和马丝洛娃在监狱的第一次再见面展开,这也是男主人公精神“复活”的第一步。我认为,以节选内容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跳读小说部分重点章节,从读人物、读社会、读作者三部分来全面理解“复活”的主旨会更加透彻明晰。
  读人物,体会人生意义的“复活”。课文节选部分刻画出聂赫留朵夫的深情、忏悔,马丝洛娃的谨慎、谄媚,是帮助学生产生阅读整本小说,了解男女主人公立体全面的人物形象的一个兴趣点。为什么男主人公在认出马丝洛娃后突然就产生了救赎之心?沦为妓女的马丝洛娃为何不愿借由过往再狠狠敲上男人一笔?在节选内容的“空白”引领下,阅读小说重点章节,梳理男女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后,学生不难发现,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是复杂矛盾且变化着的,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在追求人生意义上的“复活”。以聂赫留朵夫为例,出身贵族阶级,大学时期的他善良热情,追求真理,与卡秋莎产生过纯洁的感情。三年后进入近卫军团,在浮躁喧哗的社会中纵欲享乐,沾染恶习。再次遇见卡秋莎时占有了她,并用金钱结束关系,早已失掉真诚与纯粹。后作为审判员见证了荒唐敷衍的庭审过程,再次认出了昔日的卡秋莎,“他灵魂的深处不得不感到那一次行为的残酷、怯懦、卑鄙,还感到他那闲散的、堕落的、残忍的、懈怠的全部生活也是那样”。从此开始了从“动物的人”向“精神的人”的转变。这一切复活与救赎都离不开他的每一步主动行动,为马丝洛娃改判在上层贵族间不断奔走求情,为改变农民生活现状不顾反对将土地归还,为解决混乱私生活主动与贵妇划清界限。男主人公的道德完善虽然略显不真实,但我们应引导学生看到的是人在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中,有过迷惘、纠结、矛盾,甚至得不到理解,但回归到内心的求索,只有怀着悲悯之心审视周遭,不断行动起来,才能让自己看到精神的人的“复活”。
  读社会,洞悉历史的真貌。课文节选部分发生在监狱探监的铁栅栏处,透过“铁栅栏”这个冰冷、封闭的外形,隔绝着“被陷害的无罪者”和“自我忏悔的赎罪者”这样倒置的形象,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当时的历史社会真貌。小说中草菅人命的法庭、监禁无辜百姓的监狱、荒芜破败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城市都是托尔斯泰用现实主义笔触对当时俄国国家制度进行的激烈揭露。引导学生在小说中看到历史的真相,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家国一体”的思想。腐朽的社会制度下,聂赫留朵夫曾深受欲望恶习侵害而全然不知,但在众多革命者激情的生活影响下他逐渐走上“复活”之路。反思当下我们所处时代,我们也曾从黑暗走向光明,如今在社会主义制度庇护下整体和平且安全,平等且有秩序。我们理应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珍惜现有生活,努力奋斗,让美好的生活惠及更多子孙后代。洞悉历史的真貌,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当下现实生活,厚植家国情怀,外国小说也能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精神养料。
  读作者,感受文学大师的人生理想。在托尔斯泰的几部作品中,男主人都是以“聂赫留朵夫”命名,这其中多少带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托尔斯泰出身贵族,晚年已从地主阶级转向了宗法制农民立场,但他也有过矛盾。一边猛烈地抨击俄国当时的专制制度,一边却从自我角度宣扬原谅就能实现道德的完善。没有宣扬“阶级斗争”,反而用“道德完善”来解决问题,似乎存在着乌托邦式的幻想。但我想托翁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可能无法彻底摆脱自身阶级的局限,但他更大的价值是引导我们对人自身的关注,对人性的关注,通过主人公人性的“复活”展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美。
  一本厚重的外国小说,如何把它由厚读薄再读厚,是需要每一位阅读者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小切点获得大收获,也是我们在不断实践中去探索的。再读《复活》,真的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