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命题策略探究

□傅 洁

字数:1441 2024-05-19 版名:教育理论
  2022年4月,新一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指出,这次修订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变化,其中第四点指出增强了指导性。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深入学习,教学评一致性的基本内涵有两个:一是针对教师而言,指教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评价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二是教师与命题专家保持一致性。笔者参与研究的省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评价命题的策略与方法》与课程标准相契合,关于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我以三年级命题为例,谈谈想法。
  策略一:命题要以新课标为纲,有效发挥各类题型的作用
  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及评价的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教材的编写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年级是小学学习的中年级段,属于第二学段。以《数学课程标准》为纲,在三年级的命题中可以设置“填一填”“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题”和“解决问题”几种题型。“填一填”对基本概念进行考查;“判断”考查易混易错的知识点;“选择题”进一步考查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计算”是集中考查口算、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几种题型;“操作题”对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的认识等知识点进行考查;“解决问题”考查学生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类型的命题形成清晰的结构,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量身定制,有效发挥各类题型的作用。
   策略二:命题在关注数学思考的同时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在核心素养的构成中提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因此在数学命题中要结合生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或现象中提出数学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比如,关于用两位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道题:春季运动会入场式表演,三年级的彩旗队共有13排,每排18人。四年级的篮球表演队共有11排,每排20人。三年级参加表演的人数比四年级多多少人?在熟悉的场景中寻找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另外,关于“图形与几何”部分的题目,学生在解答时只靠定义无法完成,还要通过观察、想象和对平面图形的把握才能完成,通过对图形的分析发现数学研究对象与其表达的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世界。
  策略三:命题内容多元化、遵循科学性原则,聚焦核心素养
  笔者认为,在命题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生活化的问题,这一方面能确保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心目中数学的现实价值,进一步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尝试在命制与“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的题目时,可以和体质健康测试结合,把体测数据与数学统计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统计素材的多元化,可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能力。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会呈现数据整理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学会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
  其次,尝试设置开放式的题目,这样的题目主要是以解决问题为基本导向,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答案不唯一,主要是帮助学生获得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有一定的开放性,关注学生数感的培养。选择这样开放性的题目,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最后,尝试创编结合时事的题目,增强学生视野的开阔性,增加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这也是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的一个生动体现。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后宰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