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学习与进化:重构人类“学与教”范式

□李政涛

字数:2506 2024-05-19 版名:理论
  智能时代的人类学习,已站在了新的学习分界线上:没有AI的学习和有AI的学习。这一重大的学习进化,既承接了过往,也代表且引领了未来。在此过程中,对“未来学习”的持续探索及其价值判定愈发明晰:它不仅既通向“未来社会”,也通向“未来教育”和“未来学校”。
  所谓“未来学习”,既是“未来的学习”:探究未来社会和教育需要的学习范式,又是“学习向未来”:学习是为了未来,学习如何迎接未来?如何在与过去、当下的联结中创造未来?这里的“未来”,是方向和目标,也是素养与能力。
  贯穿其中的是一系列有关智能时代的学习的“大问题”:时代的进化,如何推动学习的进化?智能时代的学习处在哪一个阶梯上,它呼唤何种理想的学习方式?什么学习最有价值,最有教育价值或育人价值?智能时代的学习将会出现哪些新的困境与隐忧,我们应以何种心态应对?
   学习进化的阶梯
  自从人类生命诞生以来,与地球上的很多物种一样,经历了持续进化的过程。在物理学家迈克斯·泰格马克看来,“生命”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生物阶段、文化阶段和科技阶段。
  与之相应,生命进化的进程、方式及其带来的人类自身改变,也影响了人类的学习,推动了学习进化,形成了不同的学习阶梯。第一个阶梯:自然学习,在天地自然中学习。第二个阶梯:文化学习,在文化创生中学习。第三个阶梯:智能学习,在与人工智能的交互中学习,也可称之为“智慧学习”。
  从人性的角度,三个阶梯可分为三个阶段:本能学习(自然学习)、超本能学习(文化学习)和反本能学习(智能学习)。从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三个阶梯是学习能力的三个进阶,也是人类学习力的进化:从“自然学习力”到“文化学习力”,再迈入“智能学习力”或“智慧学习力”的境界。
  从学习媒介的角度出发,同样可以划分为三个台阶:文字式学习、网络式学习和智能式学习。无论是哪种学习阶梯或台阶,在人类学习的过程中,各有其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例如,自然学习在智能时代同样不可或缺,它和文化学习、智能学习之间都不能相互替代,常处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共生状态。
  学习进化的理想
  当年,斯宾塞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重大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被视为所有课程与教学,甚至教育的前提性、预设性问题。它蕴含的首先是一种价值理想。在学习领域,我们同样需要提出并回答:什么学习最有价值?进入智能时代之后,如下问题则不应该、不可以被绕过:什么是智能时代最理想的学习?
  学习阶梯的进化过程,是一步步通向“理想学习”样态的过程。每一次学习阶梯的递进,都是一次不同维度的跃升:既有“学习边界”的突破(如从“自然学习”到“文化学习”,从“人类学习”到“机器学习”),也有“学习壁垒”的打破(如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的跨学科学习),还有“学习困境”的突围(如走出“文字式学习”的局限),更有“学习认识”的超越等。
  不论是对“什么学习最有价值”的回答,还是对“什么是智能时代最理想的学习”的思考,都离不开一类原点性的追问:什么是学习?对于这一问题,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答案,智能时代也提供了一个重新审思并生成有关“学习的新识”的机遇。
  其一,学习即人机交互,在人机交互中发生。这是智能时代催生的新的学习常态:主要通过学生和机器(以电脑和手机等智能化的机器为代表)的分工和有机协同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效能,促进学生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共同增长。这一学习方式,“需要以学习者的智慧增长为核心,重视人和机器之间的博弈与平衡,强化人机角色的辨识与动态调整,加强人与机器自主度的灵活转换。真正的交互,总是以双向或多向协同为基础,理想的协同则以交互生成为目标。与过往时代的协同交互相比,人机交互所突破的学习边界,在于“协同交互的对象”的突破与转换:之前是人与人的协同交互,如今是人与智能化机器的协同交互。
  其二,学习即跨界穿梭,在跨界穿梭中发生。这是一个跨界教育的新时代,它“是在进入跨界时代的社会转型大背景之下,为了满足人的多元跨界需要,打破各种界域屏障,以‘跨以成人’为育人目标,挖掘和实现跨界的育人价值的教育,是一种基于跨界、依托跨界、为了跨界和在跨界中育人、成人,同时助推人类迈向跨界型社会的教育”。“这表明,智能时代的学习,注定是在多种多样的边界跨越与穿梭中发生,在有边界的学习与无边界的学习,在可见的学习与不可见的学习中频繁转换和穿梭。转换和穿梭的过程是学习力孕育和发生的过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移动学习”的本质:以跨界穿梭的方式,让学习在频繁的移动中发生。
  其三,学习即创造接口,在创造接口中发生。所谓“接口”,首先与各种边界有关:打破已有边界,进入新生边界,走向跨界学习,需要预先创造新接口,即连接新通道,让跨越在接口处发生。“新接口”和“新通道”是双向性或相互性的。
  其四,学习即深度交融,在深度交融中发生。再次回到“灵魂之问”:什么学习最有价值,最有教育价值和育人价值?毫无疑问,深度交融的学习最有价值。再进一步追问:交融在何处,又深在哪里?当前最流行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是典型范例,它代表的学习方式,不是果篮式学习,也不是果盘式学习,而是果汁式学习,是在解决某一个问题、剖析某一类现象、完成某一个项目过程中,不同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真正的深度交融。
  其五,学习即双向赋能,在双向赋能中发生。智能时代的学习,离不开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套用对理想师生关系的理解: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是通过双向赋能走向双向定义、双向照耀、双向成全、双向进化,彼此挖掘、提升和实现各自存在潜能与价值的关系。
  警惕学习进化中的异化
  进化后的智能学习方式,既带来了新的生机,形成对已有学习方式的“破局”,也赋予了学习者新的人机交互的学习能力等,但也可能引发新的危机,在学习进化的过程中,陷入新的“学习迷局”:“穿新鞋走老路”和“穿新鞋走错路”。
  所有对智能时代的困境及症候的诊断与阐明,都是朝向“学与教”的智能范式重建的关键一步。只有基于学习的本质,直面学习进化中冒出的诸多新老问题,一个由人工智能催生和激发的人类“学与教”的新范式,才可能以一种理想的合乎人性与人类需要的方式完整地建构出来。
  (据《中国教育学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