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然前行的明灯

□罗从政

字数:1419 2024-05-15 版名:成长
  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回到陕南家乡,在市里一所新学校任教。受益于“名师引领”项目,国内各学科顶尖专家驻校指导,梁侠老师便是思政科目驻校专家。从教十多年来,那段日子是我成长最迅速、最彻底的时期。
  梁老师的形象,之前只在各种视频优质课、讲座里见过,她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地讲授或分析,早已影响了一代代青年思政教师。现场见到的梁老师如邻家阿姨般亲切,儒雅里透着平和,仅仅是下车送进酒店的片刻,接连好几声“谢谢”。
  梁老师来校后,主要的是听课与研讨。首先是全面听课。梁老师说,教学的一切,首先通过课堂呈现出来,这是一名老师的基本功。她还要求,听课不用陪同,无须提前做准备,给个课表,随机进班听课。听完课,梁老师会单独找授课人,细致地讲述课堂的优缺点,毫不避讳、有理有据地指出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努力改正的方面。梁老师第一次听我的课,不仅一针见血地进行了点评和指导,还约定过段时间再听我一节课,要看到我的改变。梁老师对我说,年轻人潜力大,学起来快、改变更快,你不要担心,积极钻研,后面的路会越走越稳当。
  听完所有老师的课,梁老师召集大家进行研讨。针对思政学科教学中的普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策略。她还对教材理解、高考备考思路、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讲解。老师们听完醍醐灌顶,长期困扰我们的诸多难题,瞬间就明晰了,而且找到了应对方案。交流过程中,我们一个接一个提问,无论是常识还是学科理论,课堂教学还是学法指导,梁老师都耐心解答。那次教研会,直到午夜十二点,老师们才不忍再提问,依依不舍地散去。
  第二天,梁老师亲自示范,给我们上了一节公开课,课后又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当时的梁老师,已经退休,却依然在天南海北奔走,传承着教育人永不熄灭的灯火。不仅在专业知识上认真细致,生活上更是低调朴素。我们多次提出带她到城里转转、吃点本地的特色菜,一再被她拒绝。当时学校条件有限,即使是驻校专家也和学生一样,吃食堂大锅饭。梁老师毫不挑剔,总是嘱咐我,要两个素菜就行了,多了浪费。生活起居上,总是不给我们增加负担,她总说,你们不用管我,我当了一辈子老师,深知一线老师的忙碌,学生和教学应该是你们工作的全部,中学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高考关系着每个家庭的未来,对学生好、教好学生,是咱们的职业尊严……
  梁老师驻校的一周,让我们整个学科组焕然一新,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梁老师扎实的学识、谦逊的为人、对后辈的关怀,让我们终生难忘。
  再次见到梁老师,是在两年后,我到北京办事,和同在北京某校任教的大学好友,一同拜访梁老师。在北师大附近的咖啡馆,梁老师坚持要请我们喝茶、吃点心。一番介绍、叙旧之后,便问起我的近况。梁老师很快觉察到,刚刚送走第一届学生的我,已经走到了教师职业的第一个十字路口,迷茫和倦怠交织,急需寻找突破。午后的咖啡馆,宁静而优雅,梁老师边聊天边分享了三个青年教师不同的人生路径:第一个深耕教学,用写作助力教研,终成名师;第二个弃教从商,抓住机遇创业,赚得盆满钵满;第三个工作五年后考上博士,已经转战进入某高校。
  我领悟到梁老师的深意,三个故事是三种选择,实则是给我三个方向的参考。梁老师当然不会给我明确的建议,决定人生道路的从来都是自己,选择本身也无关对错,重要的是走向未来的笃定与坚守。不得不说,后来我辞职进入大学的系列转折,深受梁老师的启发。
  想来已经有五年没见过梁老师了,但她的名师风范,以及对我深深的教诲,时刻浮现在脑海,激励着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