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设计探索

——以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字数:3024 2024-05-12 版名:教育理论
  □黄小艳
  作业,是巩固教学成果的有力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升华。因此,设计高效的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是,目前的小学语文作业普遍存在量多质低的现象。有形式单调、内容枯燥、机械重复、千篇一律等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减轻学生负担。”以往的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么,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下,如何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呢?下面以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我在语文作业设计方面的一些尝试。
  一、注重趣味性
  作业设计得有趣,学生就乐意去做,作业枯燥无味,学生就排斥。所以,我们的作业设计应该像厨师烹饪美食一样,精心烹调,才会色香味俱全,让食者胃口大开。我们不妨也让作业变成一道“佳肴”,学生才会趣味盎然。在设计作业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文内容,将作业融于游戏、绘画、表演等情趣之中,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这样学生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乐学好学。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趣味,吊起学生的胃口。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所做的作业的质量就会有保证。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清平乐·村居》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配一幅画的作业。第二天,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令我惊叹!他们的绘画之中“锄豆”“织鸡笼”惟妙惟肖,通过画画,学生一定想象出了大儿的勤劳和二儿的手巧。最有趣的是他们绘画中小儿的“卧”姿:有的仰卧,有的侧卧,有的俯卧,小儿那副顽皮天真的可爱模样在他们的绘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不但有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彰显梯度性
  承认并尊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设计体现不同难度水平的作业供学生选择,是体现作业差异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如果“一刀切”地布置作业必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而后进生又“吃不了”的现象。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一些有梯度性的作业。有梯度的作业,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使优等生可以“吃得饱”,后进生也能“吃得消”。我在设计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作业时就做了分层尝试。这一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针对全体同学我设计了基础性作业——寻找乡村之美:摘录文中描写乡村美景的词语和句子。这道题目的设计旨在积累优美的语言,这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的。
  对于基础扎实的同学我设计了读写型作业——感悟乡村之美:读句子,再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出示语文园地二段词句运用中的图片)
  例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他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画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图。
  在之前的课文学习中,学生积累了许多描写乡村生活的词句,因而作业的质量比较高。以下语句摘自学生的作业本。
  生一: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碧空之下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远处洁白的羊群在悠闲地吃着青草,像是散落在草原上的颗颗珍珠。多美的一幅草原风光图啊!
  生二: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山间淙淙地流淌着。溪边绿草如茵,树木郁郁葱葱。两只鸟儿飞过,欢快的歌声在山间回响。好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呀。
  从作业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于读写型作业完成得很不错。于是,针对特别优秀的学生我又设计了提高型作业——描绘乡村之美:就是要求优等生写一篇关于乡村美景的作文。这样的作业设计由句段到篇章,由基础到提高,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在训练中落实单元语文素养,保证了全体学生都能在不同的目标下完成任务,都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体现自主性
  “自主性”已成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例如在预习新课或一课学完后,我让学生根据教材,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设计一份作业单。然后通过全班交流,比比谁的作业设计最合理、科学、独特。在学习了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古诗内容,或用图画展示古诗的某个场景,或选择角色演一演,或加入适当的想象改编成乡村小故事讲一讲。自主设计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语文能力。
  四、重视实践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规律,结合教材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布置一些社会性实践活动作业。例如在教学四下第一单元后,我设计了“展示乡村之美”的实践性作业。有的同学用相机展示了镜头里的乡村之景;有的同学用画笔记录了乡村之美;有的同学吟诵诗词,展示了诗词里的乡村;还有的同学走进田间地头,体验乡村劳动带来的乐趣。
  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创意构思,联系生活,突出作业“做”的过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使学习活动更具连续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探究能力,还增强了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渗透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深远。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应考虑作业的人文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力求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使每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下第一单元共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词》三首,描绘了纯朴自然的田园生活;《乡下人家》描绘了多姿多彩的乡村画卷,这份朴实和自然让人向往;《天窗》回忆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场景,从天窗中感受慰藉;《三月桃花水》展现了生机盎然的乡村景象。这四篇课文编排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多彩,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淳朴独特与美好。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呢?我设计了以“赞颂乡村”为主题的人文性作业:
  1.赞“魅力乡村”:我当出色小导游。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乡村美景进行介绍,在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激起学生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2.颂“诗意乡村”:开一个乡村赛诗会。学生通过吟诵描写乡村的诗句,体会乡村生活的乐趣,丰富对乡村生活的感受,使其产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一人文性很强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解说与吟诵的实践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更能激发他们对乡村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古往今来,田园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骨子里最深的眷恋。田园是生活的方式,亦是精神的心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希望乡村的宁静、乡村的平和、乡村的惬意能根植于学生的灵魂深处。有一天,当学生迷茫无助的时候,能走进乡村,被大自然所治愈。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所进行的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作业设计的尝试与探索。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作业设计,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在新课标背景下,更需要我们用新理念审视作业的设计思路和形式,推陈出新,博采众长,合理地设计和布置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使作业设计更加适应以创新教育为主旋律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靖边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