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法探析

□段芳利

字数:1567 2024-05-12 版名:教育理论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通过独立的数学思维过程,能够合乎逻辑地分析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教材中对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呈现方式等也做了变动,将解决问题教学纳入综合与实践学习领域,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解决问题教学?
   一、正确全面地理解新课标背景下解决问题教学的教学目标,厘清传统应用题教学与新课标中解决问题教学的关系
  传统的教法十分注重解题方法的教学,严密的逻辑训练是传统应用题教学的一大优势。《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既包含着传统的解题策略,还包含着分析情境策略、搜集信息策略、提出问题策略等。如: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简单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根据教材的编排思路设计教法
  新教材不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应用题的人为分类,而是分学段渗透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中,这样安排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同时也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根据教材的编排思路设计教法。如:五年级下册“求最大公因数”,教材通过创设实际生活中铺地砖的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概念,把解决问题与概念引入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教学时我们应紧紧抓住概念理解题目,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三、教材中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趋于多元化,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更要重视提出问题教学
  教材问题的呈现方式有插图式、对话式、图表式等,不单纯是以前的文字呈现式。在无题可读的情况下,首先是训练学生如何从问题情境凌乱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抽象成数学问题。其次是我们要重视提出问题教学。这也是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这点我们在教学中更应重视。教学中将孩子带入问题情境之中,注意找到教材知识与生活情境的有机切入点,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四、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加强解题方法的培养和指导是教学的关键
  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往往具有抽象性,有些学生读不懂题意,或者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造成解题障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的能力呢?首先,我们应培养学生多读题,要读懂题意。读题分析是解题的第一环节。要让学生边读边记忆,边读边思考,在读中使学生熟悉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在读中使学生自觉将条件与问题联系起来,逐步思考解题方法。其次,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从问题入手,根据问题来寻找与问题相关的有用条件。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算法进行计算。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用的解题方法——分析法。还有一种是与分析法刚好相反,是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步一步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各种条件和问题的各部分联系起来思考,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维策略,也是我们常用的解题方法——综合法。在实际解题时通常既用到分析法,又用到综合法,两者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五、“借题发挥”,一题多解,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些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明晰,解决方法也比较单一。但有些应用题本身就蕴含了多种解决方法。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借题发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切不可强加一种自认为简单易懂的方法给学生,因为这样,就会出现学生将自己的方法和老师教的方法纠缠不清,始终处于懵懂状态。我提议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对各种方法的来龙去脉都能搞得清清楚楚,基本上不会出现混淆现象,而且由此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数学思考,有了思考就可以自己解出类似的题目,从而发展思维,实现问题的解决。
  (作者单位:陕西省杨凌高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