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的三重路径

□郭 强

字数:1997 2024-05-12 版名:理论
  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于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随着教育数字化的不断推进,新的教育形式和教学形态也激发了思政课教师全方位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动力。思政课教师要正视面临的教学困境,结合教育数字化时代特点,从课堂内容、教学技术、话语转变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能力提升。
  打造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纷繁复杂且传播速度迅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课教师必须持续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不断锤炼高尚的思想品德,深化专业理论知识,从而确保在课堂上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学生。一是拓宽视野,积累素材。思政课教师在求学阶段所获取的知识,远远无法满足当下思政课教学的需求。因此,青年教师要想在专业素养方面取得成长进步,必须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并持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加强对时事热点的深入探究,通过持续丰富自身的理论储备,整合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思政课程知识体系,以提升教学的逻辑性和整体性,使学生通过思政课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二是共建共享,借鉴提升。当前不同高校教师之间或高校与相关机构之间搭建起很多共建共享平台,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参与这些平台的课程建设和资源分享工作,通过参加会议、工作坊、在线讨论等促进彼此的交流、合作、互助,同时共建的资料库、课程库、案例库、技术库也能极大地丰富教师的教学素材,快速打破过去传统模式下“一成不变”的课堂内容,思政课教师也能在这种“碰撞”中得到能力提升。
   融入灵活创新的教学技术
  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到思政课教学中,已成为学生们更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但是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能否有效融入课堂以及能否真正提高教学效果,都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提高课堂抬头率。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贴近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满足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思政课教师必须积极学习先进技术,提升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的能力,创新教学方式,如融入VR、AI、视频、音乐等载体,来提高思政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二是增强互动体验感。思政课教师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提升对于学习通、雨课堂、易班等教学管理工具的使用能力,深入了解具体板块、功能,积极应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教学形式开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任务,通过插入选择题、填空题或思考题等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还可以添加弹幕评论或讨论板块,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三是提升评价精准性。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思政课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指标。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应当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采用动态性的评价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参与度、课堂互动情况、论文报告质量以及小组作业中的贡献等多方面因素,可以通过检查学习记录、作业提交情况以及在线测试成绩等多种方式持续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仅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善用拉近距离的网络语言
  面对网络流行语的不断涌现,思政课教师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和对话的精神来审视这一现象,深入理解这些流行语的生成、传播规律和特点,并准确把握其背后的理论研究价值,才能更好地回应矛盾、问题,完成教育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思政课教学新任务。一是理性认识网络语言。思政课教师要秉持“扬弃”的理念,改变“一刀切”的固化思维,避免盲目排斥所有网络流行语。例如,许多学生经常挂在嘴上的“躺平”“佛系”等流行语并不能简单归类为“丧文化”,多数时候只是他们自嘲的表达方式,并不真正代表颓废态度。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应当摒弃对网络流行语的漠视、轻视心理,尊重网络话语文化,深入理解网络流行语的具体含义、使用语境以及它们所反映的学生思想动态,学会细致甄别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二是吸收流行话语资源。如果学生早已进入了网络场域,而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课堂场域中,这种由“话语差异”所引发的“思维鸿沟”将会严重削弱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而影响思政教育的整体质量。思政课教师应当争取与大学生达到“共在”的状态,主动关注网络信息传播,亲近并吸收青年话语,运用学生耳熟能详、风趣幽默的语言来阐释一些晦涩深奥的理论知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实现网络流行语与思政教育话语的有机结合。三是深化思政话语理论。很多网络流行语言都是伴随着社会热点事件诞生的,折射出的很多社会现象,正是学生关心、困惑的问题,本身就是思政教育理论研究贴近生活的良好素材。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将思政教育话语理论与时代潮流相融合,同时大胆引入那些能够反映社会现象、揭示敏感话题的素材,通过精心筛选和吸收,不断为思政教育理论研究注入新的内容。
  (作者系陕西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