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遇冷,取消编制无人报考问题出在哪?
□何 勇
字数:1214
2024-05-01
版名:声音
4月26日,“厦门教师招聘因多岗位取消编制导致无人报考”冲上热搜。起因是厦门市翔安区教育局于近日发布的《关于公开招聘骨干教师(2024年4月)取消及减少部分岗位的通告》,该地区教师招聘过程中,多岗位取消编制导致无人报考,只能取消招聘计划。“资格初审通过人数与岗位拟聘人数的比例达不到3∶1的,原则上应减少该岗位拟招聘人数或取消该岗位招聘。”《通告》解释称。(4月27日《潇湘晨报》)
原本计划是22个岗位招聘48名教师,结果累计取消11个教师岗位招录23人的计划,并减少6个岗位的招聘人数,累计减少招录10人。换句话说,原本计划招聘48名教师,最后只招聘了15名教师,将近7成教师岗位没有招满。这样的教师招聘,称之为教师招聘遇冷一点也不为过。
厦门教师招聘遇冷,毋庸置疑,与教师岗位取消编制有关。因为在传统观念中,教师有事业编制,属于“铁饭碗”。一旦取消了教师编制,即便在待遇上跟在编教师没有区别,但在客观上公办学校教师跟私立学校教师并无本质性区别,不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
教师岗位没有编制是不是造成厦门这次教师招聘遇冷的根本原因?未必。厦门教师招聘遇冷是不是等于没有编制的教师不再是香饽饽呢?这可能是一种误读。
需要看到,厦门翔安区这次教师招聘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教师招聘。厦门翔安区这次教师招聘是招聘骨干教师,实质上是从外地挖人,是要挖其他城市的在职教师,且是在职优秀教师,门槛比较高。
厦门翔安区这个招聘骨干教师简章明确要求,报考人员还要“具备中级及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或“具备地市级学科带头人及以上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或教学名师或拔尖人才或专家型教师)称号(含培养对象)”等条件。而且,报考人员需要提交“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具有人事管理决定权的单位)”“所在单位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任职(教)经历和教育教学管理业绩证明”等报名材料。这样的挖人条件,无疑直接将很多人拦在了门外,符合条件且愿意跳槽的外地在职教师不是特别多,实在是正常现象。特别是中考、高考在即,绝大多数中学以及所在地教育局也不会放人跳槽。
实际上,在师范生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即便教师没有了编制仍然是香饽饽之一,还是会吸引很多人报考,不必太过担心因为取消编制导致教师不再是香饽饽。像安徽省合肥市市区中小学校曾在十年前试点过取消教师编制,当时没有编制的教师招考依然火爆。以2011年为例,合肥市新站区计划招聘中小学教师(没有编制)40名,共有3565人报名;合肥市肥东县计划招聘中小学教师(有编制)120名,共有3436人报名。再比如,笔者所在的小县城山东省蒙阴县,这几年招聘临时代课教师,待遇远不如在编教师,却仍然有大量人员报考,并没有遇冷。
当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不论教师编制是否取消,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是大势所趋。同时,公办学校在职教师只要认认真真教书育人,即便没有编制仍然是实质上的“铁饭碗”,实行“同岗同酬”是取消教师编制改革的基本前提。而且,在编教师需要签订聘用合同,出了问题也会遭到解聘。
原本计划是22个岗位招聘48名教师,结果累计取消11个教师岗位招录23人的计划,并减少6个岗位的招聘人数,累计减少招录10人。换句话说,原本计划招聘48名教师,最后只招聘了15名教师,将近7成教师岗位没有招满。这样的教师招聘,称之为教师招聘遇冷一点也不为过。
厦门教师招聘遇冷,毋庸置疑,与教师岗位取消编制有关。因为在传统观念中,教师有事业编制,属于“铁饭碗”。一旦取消了教师编制,即便在待遇上跟在编教师没有区别,但在客观上公办学校教师跟私立学校教师并无本质性区别,不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
教师岗位没有编制是不是造成厦门这次教师招聘遇冷的根本原因?未必。厦门教师招聘遇冷是不是等于没有编制的教师不再是香饽饽呢?这可能是一种误读。
需要看到,厦门翔安区这次教师招聘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教师招聘。厦门翔安区这次教师招聘是招聘骨干教师,实质上是从外地挖人,是要挖其他城市的在职教师,且是在职优秀教师,门槛比较高。
厦门翔安区这个招聘骨干教师简章明确要求,报考人员还要“具备中级及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或“具备地市级学科带头人及以上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或教学名师或拔尖人才或专家型教师)称号(含培养对象)”等条件。而且,报考人员需要提交“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具有人事管理决定权的单位)”“所在单位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任职(教)经历和教育教学管理业绩证明”等报名材料。这样的挖人条件,无疑直接将很多人拦在了门外,符合条件且愿意跳槽的外地在职教师不是特别多,实在是正常现象。特别是中考、高考在即,绝大多数中学以及所在地教育局也不会放人跳槽。
实际上,在师范生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即便教师没有了编制仍然是香饽饽之一,还是会吸引很多人报考,不必太过担心因为取消编制导致教师不再是香饽饽。像安徽省合肥市市区中小学校曾在十年前试点过取消教师编制,当时没有编制的教师招考依然火爆。以2011年为例,合肥市新站区计划招聘中小学教师(没有编制)40名,共有3565人报名;合肥市肥东县计划招聘中小学教师(有编制)120名,共有3436人报名。再比如,笔者所在的小县城山东省蒙阴县,这几年招聘临时代课教师,待遇远不如在编教师,却仍然有大量人员报考,并没有遇冷。
当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不论教师编制是否取消,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是大势所趋。同时,公办学校在职教师只要认认真真教书育人,即便没有编制仍然是实质上的“铁饭碗”,实行“同岗同酬”是取消教师编制改革的基本前提。而且,在编教师需要签订聘用合同,出了问题也会遭到解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