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董锐静

字数:1526 2024-04-28 版名:教育理论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有意识地设计数学大单元作业,这一做法具有深远的实践价值。通过实施全面的单元教学策略,并分配优质的学习任务,不仅可以密切监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程度,还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更深和更广的层面上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点的系统性训练。此外,它还可以引导学生识别和理解单元知识之间的表层联系和深层逻辑,从而提升学生构建知识的精确性和系统性,促进学生在数学思维上的多样化发展。
  首先,在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中应引入提高性方法,这将意味着教师利用“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念,符合“双减”政策的同时,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之上适度增加作业难度。这样做旨在拓宽学生的思维范围和深化其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在实践中,教师巧妙地采用问题组或问题链的方式,设计延伸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升他们参与作业的积极效果。依照分层教学的策略,教师在控制数学单元作业的难度梯度时需付出很大努力,逐层推进作业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并逐步提升数学能力。
  其次,教师应刻意在各个大单元教学中穿插引导学习的方法,运用导学案和预习单作为工具,布置具有指导性的作业。这种做法可以促使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等多样化方法,初步掌握新单元的核心知识,并简略地搭建起知识结构和总体框架,从而培养数学学科的自学能力,提升学习效率。鉴于预习导学并非深入的课堂学习,教师不应分配过于复杂的学习材料。教师应当精准设计单元导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单元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其单元作业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融入实际问题,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创造一个贴近生活的数学实践学习环境。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升他们在数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和灵活性,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都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应用场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多角度进行单元作业的实践课题设计。依靠数学单元作业的教学优势,教师若能更加立体和系统地布置作业内容,将有助于学生综合各个知识点,识别数学概念之间的直接联系和深层次关系,从而构筑起一个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应有全局教学意识,从宏观角度审视单元教学的整体布局,突出训练内容的相互关联性,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并丰富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在重视学生对数学单元知识的灵活运用时,教师应将作业的重点从单个知识点的应用转移到跨章节知识的综合运用上,促进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方面的深入思考和拓展。
  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注重提供高质量的数学教学,不仅提升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技能上的学习质量,同时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所以,需要教师通过设计递进性强的大单元作业,引导学生采用分类讨论、结合数学与几何形象,以及归纳总结等多元思维方式来解题,从而丰富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增强学习和解题的能力。教师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结合作业内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的内涵及其应用,以支持学生在数学领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双减”政策作为切入点,改进课后数学作业的内容和结构,以单元作业设计为依托,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单元作业在教学中的独特价值,从内容策划、方法多样化,以及目的明确性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调整。通过增加作业内容的相互联系和系统性,以及借助高质量的作业任务,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沣西新城东张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