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阅读落地生根

——对七年级课外阅读的探索与尝试

字数:1918 2024-04-21 版名:知行
  □吴 亮
  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老师认为,培养阅读能力根本上要让孩子从小海量阅读,读些闲书,读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书读多了,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提高。但调研学生阅读情况发现,从小学到初中,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基本处于自由发展状态,热爱读书的学生为数不多,能坚持每天读书的学生少之又少。究其原因,课外阅读是教学时间之外的自主阅读活动,易被书面作业挤占时间,易被惰性心理贪玩习性蚕食毅力,阅读进度和效果较难检查反馈,并且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差异。
  本学期我积极尝试,不断探索,希望寻找一条有效的课外阅读引导之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实效,丰厚阅读积累。
  积极动员,多举共促
  我任教的七年级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有开展课外阅读的条件和优势,加之家长普遍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所以只要引导得法、动员到位,课外阅读活动便能顺利展开。
  首先,利用班级语文群推介书目。七年级学生阅读状况参差不齐,故应以兴趣为先,引导学生先读进去,先爱上阅读。我首先推荐了学生们较喜欢的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曹文轩少年小说系列,并结合课标推荐《红岩》《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童年》等。此外,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鼓励学生课下积极借阅、分享阅读、交流感悟。同时积极发动学生,充实班级图书角,鼓励每人准备3本书,希望达到3×56的阅读数量和效果(班级有56人)。检查时,学生们都准备了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书目种类丰富多样。随后,常见学生课间手捧书本阅读,偶尔瞥见有不甚专注于学习的后排男生,中午放学回家抱本《狼王梦》,让人欣喜。
  其次,结合课堂教学、阅读课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我们先后进行的主题有:“史铁生,生命的倔强”“海伦·凯勒告诉我们……”“我最喜欢的安徒生童话”等,鼓励学生将阅读从课内延伸向课外,广泛阅读课文的关联书目,进而反哺文本的理解,深化对人生的思考,真正让阅读打通知识经验与思想智慧的“任督二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对丰富心灵和提升精神的重要意义。
  过程管理,及时反馈
  加强过程管理,才能将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在班级挑选阅读热情高、责任心强的同学任读书委员,以表格的形式统计学生阅读完的书目,并起名“我们的书架”。这样既有阅读数量的对比,也有阅读书目的展示,每月进行一次总结和展示交流,在语文群里展示同学们的读书成果,让家长也能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鼓励孩子积极阅读、坚持阅读。
  减少语文家庭作业,保障课外阅读实效。每天以作业的形式布置阅读任务,保障阅读时间,自制“每日读书打卡”,让阅读过程看得见,鼓励学生坚持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利用各种机会走到学生中了解这段时间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和学生分享交流对某本书的观点和看法。
  从近七周的读书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读书积极踊跃,读书热情高涨,最多的已读过七本书,实在难能可贵。当然,我也提醒学生,勿单纯追求阅读速度,有的书两周读完都实属不易,有的书一周读完时间也相当宽松,所以班级统一进度为两周一本,但因个人能力、书本容量,只要坚持每天读书三十分钟就达到要求,完成了当日读书任务。
  分享交流,活动深化
  对于七年级学生,平时的阅读如果只限于布置和统计,时间久了,阅读难免流于形式,所以适时的读书活动就显得极为重要。
  指导方法,随笔巩固。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中有“圈点批注”读书方法的指导,我提前至本学期,结合同学们正在阅读的《朝花夕拾》进行指导。我首先给学生传阅了自己读书时写的批注,然后详细指导学生圈点批注的方法,积极用“批注”引领阅读走向深入。鼓励学生将读到的精彩句段进行积累和运用,阅读后布置随感——《让我们的“朝花”不落》,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往事,自由地表达,学生的习作普遍叙事生动、情感丰沛,感人至深。
  分享交流,举行读书会。形式新颖的读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开拓出更大的阅读天地,所以我们精心组织了读书活动。
  活动内容:以“我给大家荐好书”为主题进行三分钟演讲。
  活动形式:以班级四个自由组为单位,采用小组竞争,推选评委,记星打分,奖励优胜。
  活动环节:1.推选最优组员展示;2.推选较弱组员展示;3.击鼓传花上台;4.自主上台展示。
  四种方式形式灵活,互为补充,兼顾各层次学生。活动中,引导全体同学参与进来,能力强的同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演讲,能力弱一点的同学讲故事、谈收获、说启发,降低要求,鼓励参与,让人人得享阅读成果和阅读快乐。活动后,辅导学生撰写活动纪实,拍照转发到语文群,和家长一起分享孩子们成长的快乐。
  总之,关注并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持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做好学生阅读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