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作业之“舟”抵“双减”彼岸

□行蕊玲

字数:1512 2024-04-21 版名:教育理论
  “双减”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首要条件,优化作业设计便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学生以作业作“舟”,教师优化作业设计,就如同给“舟”加上了引擎动力,那么我们语文老师该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呢?
   一、紧扣课标掌好舵,“活”中有“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体验感悟,去思考创造,去实践应用。”因此,在作业布置上,我们要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精确校正课堂教学、精细反馈作业情况。
  传统作业一般停留在抄写层面,学生只是机械、重复地完成任务,并没有主动去思考,积极性并未完全调动起来。现在我们的作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首先要从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爱好出发,让呆板的作业“活”起来,“动”起来。如:以字词教学为例,课标要求三四年级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我们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认真读生字,或组词、造句,或根据音序表的顺序进行排序,或按照结构分类,或按部首进行归类。这样,学生能在自己观察、辨别、归类、运用的实践活动中多角度认识汉字,增加了思考的过程,更好地形成对汉字的理解性记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形式多样扬好帆,“趣”而有“味”
  “作业”之舟要顺利抵达“双减”彼岸,不仅要有明确的方向,还要让“帆”具备充足的动力才行,即在作业形式上做文章,让学生乐于做。
  我们首先需要改变单一的作业形式,使作业从单一的写中走出来,让听、说、读、写、演全面开花。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奇观”,在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背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可以运用课上习得的“边想象画面边阅读”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写景类文章的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扮演“小导游”等角色进行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多元分层借好风,“精”且有“神”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既要考虑自己所任教的学科,还要考虑其他学科,严格控制作业量。因此,“精”指作业要精炼,“神”指作业要紧扣学科素养。
  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有些作业的设计从单纯的语文知识走向了漫无目的的综合性作业,学生作业出现了与课程性质格格不入的一幕幕:如学完课文《风筝》,课后作业放风筝;学完《春雨的色彩》一课,让学生画春天的美景;学完识字课《菜园里》,让学生去菜场……
  虽然这样的体验性作业看似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实践活动应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能离开听、说、读、写的训练,我们不妨尝试这样分层设计:买菜之前鼓励学生准备交易词,询问家长怎样挑选、讲价,买到合适的菜。然后让学生在市场中找到认识或自己感兴趣的蔬菜名字,仔细观察其特征,挑选合适的购买。回家后,可继续认识蔬菜名字,也可挑选其中感兴趣的说说它的样子。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法,布置有效作业,是“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的切入口。“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做到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精心设计,树立崭新的作业理念,让每一位学生在“提质减负”背景下多一点空间去探索,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多一点机会去体验,多一点自由去呼吸。
  “作业”之舟要顺利抵达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理想“彼岸”,“掌好舵”是前提,“扬好帆”是动力,“借好风”是保证。总之,作业的设计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尽可能让语文作业内容紧扣学科特点,形式更丰富多彩,实施机制更灵活多样,让我们的学生乘作业之“舟”驰骋在广阔的大海上,拥抱知识,展露个性,享受快乐,体验成功!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