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无铃声”可行吗?
□吴维煊
字数:1129
2024-04-17
版名:声音
从这个学期开始,浙江省杭州行知小学正在进行一个大胆尝试:取消上下课铃,把时间还给学生。具体操作是,学校给每个班级配了一个按压的铃,由班级选出铃声管理员,由铃声管理员负责按铃,提醒全班同学和老师上下课的时间。(4月13日《现代教育报》)
为什么要让校园“无铃声”呢?该校是想把时间还给学生,减少老师的指令性动作,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没有全校统一的上下课铃声,40分钟一堂课的概念被打破,在保证每周课程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大小课、长短课的实践也能更加自然地进行。
该校试行“无铃声”校园,这一做法的初衷很好,如果是在高中或更高的学段推行这一做法,可能会有更多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规则意识还处于启蒙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统一的指令强化规则,如果取消了铃声,把时间还给学生的同时,也容易出现秩序上的混乱。
例如,到了该上课的时间,有的班级在上课,有的班级的学生还在校园里玩耍,势必会对上课的班级造成干扰。绝大多数小学生不具备担任铃声管理员的能力,他们很难正确判断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该下课,如果在不该按铃的时候按响了铃声,教师应该怎么办?再者,铃声管理员掌管着“按铃”这一重要任务,会不会分散上课时的注意力?长期担任铃声管理员,会不会影响学习?
“无铃声”校园落地后,大多数学生的反馈是积极正向的。但是,新鲜劲过后,长期这样下去,学生及家长是否还会继续支持这一做法呢?
从秩序角度而言,铃声,不仅仅是在上下课时间对师生发出的指令性提醒,也是对校园秩序的约束,是学校秩序的象征。上课时间铃声响起,对师生而言,会产生把这节课教好学好的严肃而又庄严的力量,全校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下课时间铃声响起,对师生而言,会让一节课紧张的身心状态瞬间得到释放,十几分钟的身心愉悦,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铃声是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随着铃声的一遍遍响起,学生们在不同状态中切换,这一切换过程也在涵养着学生们的作息规律,培养他们敬畏规则尊重规则的能力。
从美学角度而言,很多学校都用多元复合音乐铃声取代了传统铃声,多元复合铃声的内容多种多样,随着上下课铃声响起,中外名曲、古诗词、动画音乐等回荡在校园里,不仅让校园里的师生沉浸在动听的音乐里,也让校园周边的很多人非常受益。此时,常会看到校园内外的人跟着音乐铃小声哼唱吟诵。每天数次响起美妙的音乐,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构成了全校共上的美育大课堂。
让孩子们更自律、更自主,是教育努力的方向。把时间还给学生,是“双减”的重要目标。但是,无论多么美好的教育愿景,都应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及学生身心发育规律的框架内实施。小学校园不仅应该有“铃声”,还应将铃声作为教育资源,深度挖掘铃声中的教育内涵,把“铃声”用好。
为什么要让校园“无铃声”呢?该校是想把时间还给学生,减少老师的指令性动作,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没有全校统一的上下课铃声,40分钟一堂课的概念被打破,在保证每周课程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大小课、长短课的实践也能更加自然地进行。
该校试行“无铃声”校园,这一做法的初衷很好,如果是在高中或更高的学段推行这一做法,可能会有更多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规则意识还处于启蒙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统一的指令强化规则,如果取消了铃声,把时间还给学生的同时,也容易出现秩序上的混乱。
例如,到了该上课的时间,有的班级在上课,有的班级的学生还在校园里玩耍,势必会对上课的班级造成干扰。绝大多数小学生不具备担任铃声管理员的能力,他们很难正确判断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该下课,如果在不该按铃的时候按响了铃声,教师应该怎么办?再者,铃声管理员掌管着“按铃”这一重要任务,会不会分散上课时的注意力?长期担任铃声管理员,会不会影响学习?
“无铃声”校园落地后,大多数学生的反馈是积极正向的。但是,新鲜劲过后,长期这样下去,学生及家长是否还会继续支持这一做法呢?
从秩序角度而言,铃声,不仅仅是在上下课时间对师生发出的指令性提醒,也是对校园秩序的约束,是学校秩序的象征。上课时间铃声响起,对师生而言,会产生把这节课教好学好的严肃而又庄严的力量,全校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下课时间铃声响起,对师生而言,会让一节课紧张的身心状态瞬间得到释放,十几分钟的身心愉悦,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铃声是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随着铃声的一遍遍响起,学生们在不同状态中切换,这一切换过程也在涵养着学生们的作息规律,培养他们敬畏规则尊重规则的能力。
从美学角度而言,很多学校都用多元复合音乐铃声取代了传统铃声,多元复合铃声的内容多种多样,随着上下课铃声响起,中外名曲、古诗词、动画音乐等回荡在校园里,不仅让校园里的师生沉浸在动听的音乐里,也让校园周边的很多人非常受益。此时,常会看到校园内外的人跟着音乐铃小声哼唱吟诵。每天数次响起美妙的音乐,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构成了全校共上的美育大课堂。
让孩子们更自律、更自主,是教育努力的方向。把时间还给学生,是“双减”的重要目标。但是,无论多么美好的教育愿景,都应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及学生身心发育规律的框架内实施。小学校园不仅应该有“铃声”,还应将铃声作为教育资源,深度挖掘铃声中的教育内涵,把“铃声”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