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试”的科学教育才能让好奇心悠然“栖息”

□张翼

字数:1328 2024-04-17 版名:声音
  乘着“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东风”,更多热爱科学的种子在神州大地播撒。同时,我国科学教育总体基础还不够坚实,在课程、师资等方面存在不少短板。答好科学教育“加法题”,亟须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走出“只要教会孩子背题、解题就行”的误区,推动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的探究实践性学习落地生根。(4月9日《光明日报》)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哪里?“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要和语数外一起列入期末考试学科了”,这是一句让很多家长都有些焦虑的话,孩子们对科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将随之上升。应试教育的积习之下,这样的场景并非假设,而是一定程度上科学教育在中小学中所面临的尴尬现状的真实写照。
  具体来说,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一是“窄”,科学教育被完全窄化成了学科课程,上科学课或数理化生,“一门课程,一本教材打天下”,与整体鲜活、日新月异的科技进展和创新生态毫无瓜葛;二是“弱”,科学教育被完全弱化成了知识填鸭和应试扩容,与以往重视体育,变成了体育成绩算总分、体育进中考,似乎“一考就灵”一样,科学教育也在个别地方成为学生备考“增负”的一块砖,老师课上讲实验、画实验,学生看实验、死记硬背“做”实验;三是“虚”,科学教育被完全虚化成了兴趣班、博览会,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教育成了科学社团的专享品,激发创意想象和探索精神的科学教育成了无人机、人工智能等“高大上”设备的大联展。另外,科学教育在个别地方也存在揠苗助长式打造科学小达人、科创小明星的浮躁化与形式化,俨然成了过度鸡娃、“拼爹拼妈”的又一新战场。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好奇是科学之母,好奇也是童真所在。科学教育第一位的就是要守护和激发一颗颗好奇心,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科学教育并不排斥也不可能绝对拒绝科学知识的传递和科学方法的实操、科学思维的训练,因此,绝对的无教材、无课堂、无作业、无考查的科学教育到底如何走进校园、滋润童心,的确是一个很实际的具体实践问题,这不是靠站在室外“高屋建瓴”地挥洒设计所能够奏效的。事实上,“重灌输轻体验、重结论轻过程、重验证轻探究、重学生解题能力而忽视其解决真实问题”,几乎可以被视为基础教育学科教学中好奇心即天性呵护机制匮乏的普遍性问题,不仅仅是在科学教育中。
  “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当务之急,必须坚决纠正和叫停个别地方已经推行的科学课程要考试特别是笔试的偏差,不要一开始就把科学教育的“第一粒扣子”给扣错了。如果应试这个“紧箍咒”、题海这个“无底洞”牢牢套在科学教育头上,那么,之后无论怎么变形式、增花样、上设备、玩操作,都将戴着枷锁,蹒跚而行。其实,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考核标准,是好事,不考试是硬杠杠,也是加分项,也恰好符合科学教育做加法因地制宜、创新而为、开放实验的使命,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生活,山花烂漫、霓虹闪烁、鸟儿吟唱、汽笛轰鸣、屋檐滴雨、无人驾驶……老师和家长只需要找点时间、给点空间,从旁呵护、保驾护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