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熔断机制”再引热议,您怎么看?
字数:3283
2024-04-10
版名:声音
“超过晚上9∶30,写不完的作业也不用做了”……日前,广西南宁一所小学推出的教育教学新规,在家长群体中引发讨论。按照这份最新举措,学校要求,每晚9∶30后,学生要停下作业安心休息,即使未能完成课题,第二天也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校方称,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孩子们获得充足的休息。(4月2日《潇湘晨报》)
“作业熔断机制”有术有效但有限 □樊树林
原本属于经济领域的熔断机制,这两三年却被引入了教育层面,多地学校都陆续尝试推出“作业熔断机制”。常州市博爱小学,去年春季开学就启用作业“九点熔断机制”,即超过晚上九点无条件停止作业,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而今,南宁这所小学也是如法炮制……虽然具体操作有差异,但“中心思想”却别无二致。
从目的意义上论之,“作业熔断机制”确实能把“睡眠还给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放在“双减”政策不断推进的当下,更是契合了政策的要求,是推行政策的具体举措。“作业熔断机制”属于儿童的保护机制,值得肯定。然而,如此良善美好的举措,在网络上也受到不少网友的质疑,“制度画饼”之说就很有代表性和现实指向性。
按照制度运行伦理,政策和举措只有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有生命力。对于“作业熔断机制”来说,更是如此。人性化的举措能改善孩子的睡眠,能重塑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目的虽然美好,但实践期间的操作难度系数是不容忽视的。
无论是晚上9时无条件停止作业,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还是语数英三门作业超过一个小时没做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情况申请免做,其实举措落实的最大障碍是家长。在目前家长群体普遍性的教育焦虑面前,估计很难有家长具备“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勇气。毕竟,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拥有一个璀璨夺目的人生。
再说,“作业熔断机制”是一种快刀斩乱麻的举措,并不见得适合每一个学生。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家庭作业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作业布置不科学有之,孩子做作业“顾左右而言他”思想不集中也有之,摸鱼偷懒的孩子更有之……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反思和应对,一刀切地执行“作业熔断机制”也不太客观。
“双减”政策推行以来,绝大多数学校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的作业量都有了明确限制,而且很多地方都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肉眼可见的学生的负担有了一定程度的减轻,但普遍性、社会性的教育焦虑依然潜滋暗长。即便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长也会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作业熔断机制”难免会被贴上“看上去很美”的标签。
标本兼治才能治愈沉疴顽疾,才能提质增效。教育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工程,而要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还需要全链条持续发力,而归根结底是要改革教育评价制度,缓解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作业熔断机制”也好,“课后延时服务”也罢,都只是手段和举措,是标不是本,是表不是里,只有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真正下大力气扭转“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的不良倾向,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才能缓解,“作业熔断机制”等举措才能真正落地有声,孩子们才能健康、阳光地成长!
“作业熔断机制”有术,有效,然而有限!保持清醒也许最重要。
作业熔断要有联动效应 □周芳元
推出这样的教育教学新规,实为不易。看似简单的一刀切“熔断”,实际背后需要面对的是不同学情学生的实际情况,还有来自家长的高期待,更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评价压力。作为校方,以人为本,把学生身心健康摆在首位,这样的熔断势在必行,也责无旁贷,当机立断不失为明智之举。综合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社会形成合力,护航熔断有序进行,更会有作业熔断的初心与初衷。
给予充分选择,让作业尽量适应学生。作业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适度适合学生的作业,才是学生所需要的作业。小学生处于行为习惯、品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时期,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作业,该做多少作业,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有量上的限定,更需要有质上的体现,可尝试规定让学生选做作业,或者是让学生自主设计相关作业,还可以是以实践活动代替作业,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性,会有学生所期待的作业,还能有效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要实现学生作业的高质量,教育主管部门还需要在扬长上下功夫,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相关作业的替代之间,可以巧妙构建起相辅相成相互赋能效应,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长调整期望,强监管推动潜能生长。说断就断,家长难免会有些不适应,教育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孩子眼前作业完成情况与后续发展之间,家长需要从长远出发,配合学校要求加强监管,提升孩子作业完成质量。家长需要看到,孩子在完成相关作业上存在问题,并非意味着孩子不够优秀,引领孩子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积极作为,家长不能置身事外。在遵守学校相关作业熔断的规定时,家长可考虑引领孩子多读一些“无用”之书,抑或是多做一些“无用”之事,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发展潜能,孩子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同样是高质量作业的表现,家长需要有这样的引领意识与艺术。
教师加强关注,以高质量课堂促推成长。熔断之后,学生作业情况怎样,这个断不是推断,更是主动求断,让学生的作业问题在课堂就能得到解决,这样的断才能算是断得干净,断得理直气壮。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及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动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提升作业效益与质量,教室在这些方面的努力,也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课堂关注学生,课后及时辅导学生,不断鼓励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可以高效,作业也可以高效。
学校推出的举措,是从学生出发为学生发展着想的,其成效如何,很大程度考验家校合作的力度,孩子的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家长的眼里不能只有别人家的孩子,更需要有自己家的孩子。学校加强宣传引导,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护航孩子潜能发展,作业熔断会是一个契机,充分利用可以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多方联动,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作业熔断会是有效探索。
“作业熔断机制”有积极意义 □王军荣
“作业熔断机制”并非南宁首创。近些年,多地多所学校都在尝试“熔断”小学生晚间作业。2021年9月,安徽阜阳清河小学实施作业“超时熔断制度”,即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是哪个学科的作业,只要超过晚上9点,或总用时超过60分钟,必须停止,并且不需要补做。2023年2月,常州市博爱小学发布通知,宣布新学期启用作业“九点熔断机制”,即超过晚上9点无条件停止作业,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旨在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
“作业熔断机制”的实施,出发点就是避免学生做作业太晚,影响到睡眠时间。从现实来看,有多所学校实施,但普遍不被看好,有的家长认为,“作业熔断机制”治标不治本,甚至认为将教育压力从学校推向了家长身上。其实,这忽略了“作业熔断机制”的积极意义,忽略了其背后的良苦用心。
在“双减”的背景下,实施“作业熔断机制”有着必要性。学生晚上作业做到九点半,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作业太多,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做作业速度太慢。实施“作业熔断机制”的学校,作业总量会得到控制,这也表明学校管理层对于学生的作业量是关注的,会经常提醒老师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这也能够倒逼学校将“双减”真正落实到位。如果是因为学生速度太慢,没有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一个小学生作业做得这么晚,那么家长要反思,要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的学习习惯了。孩子完不成作业,家长会担忧,进而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只要能够和孩子一起,孩子做作业拖位等毛病,会慢慢改掉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身体健康有三个要素,第一是睡眠,其次为饮食和运动。如果因为做作业太晚,影响到睡眠是不划算的。但如果没有“作业熔断机制”,孩子怕被批评往往会做到很晚。现在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保证睡眠,这是好事。如果家长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孩子来说,将会受益一生。如果只是奔着完成作业去,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作业熔断机制”让学生告别深夜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并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不是坏事,其背后的良苦用心要被“看见”,别轻易抹杀掉“作业熔断机制”的积极意义。
“作业熔断机制”有术有效但有限 □樊树林
原本属于经济领域的熔断机制,这两三年却被引入了教育层面,多地学校都陆续尝试推出“作业熔断机制”。常州市博爱小学,去年春季开学就启用作业“九点熔断机制”,即超过晚上九点无条件停止作业,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而今,南宁这所小学也是如法炮制……虽然具体操作有差异,但“中心思想”却别无二致。
从目的意义上论之,“作业熔断机制”确实能把“睡眠还给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放在“双减”政策不断推进的当下,更是契合了政策的要求,是推行政策的具体举措。“作业熔断机制”属于儿童的保护机制,值得肯定。然而,如此良善美好的举措,在网络上也受到不少网友的质疑,“制度画饼”之说就很有代表性和现实指向性。
按照制度运行伦理,政策和举措只有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有生命力。对于“作业熔断机制”来说,更是如此。人性化的举措能改善孩子的睡眠,能重塑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目的虽然美好,但实践期间的操作难度系数是不容忽视的。
无论是晚上9时无条件停止作业,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还是语数英三门作业超过一个小时没做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情况申请免做,其实举措落实的最大障碍是家长。在目前家长群体普遍性的教育焦虑面前,估计很难有家长具备“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勇气。毕竟,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拥有一个璀璨夺目的人生。
再说,“作业熔断机制”是一种快刀斩乱麻的举措,并不见得适合每一个学生。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家庭作业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作业布置不科学有之,孩子做作业“顾左右而言他”思想不集中也有之,摸鱼偷懒的孩子更有之……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反思和应对,一刀切地执行“作业熔断机制”也不太客观。
“双减”政策推行以来,绝大多数学校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的作业量都有了明确限制,而且很多地方都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肉眼可见的学生的负担有了一定程度的减轻,但普遍性、社会性的教育焦虑依然潜滋暗长。即便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长也会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作业熔断机制”难免会被贴上“看上去很美”的标签。
标本兼治才能治愈沉疴顽疾,才能提质增效。教育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工程,而要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还需要全链条持续发力,而归根结底是要改革教育评价制度,缓解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作业熔断机制”也好,“课后延时服务”也罢,都只是手段和举措,是标不是本,是表不是里,只有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真正下大力气扭转“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的不良倾向,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才能缓解,“作业熔断机制”等举措才能真正落地有声,孩子们才能健康、阳光地成长!
“作业熔断机制”有术,有效,然而有限!保持清醒也许最重要。
作业熔断要有联动效应 □周芳元
推出这样的教育教学新规,实为不易。看似简单的一刀切“熔断”,实际背后需要面对的是不同学情学生的实际情况,还有来自家长的高期待,更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评价压力。作为校方,以人为本,把学生身心健康摆在首位,这样的熔断势在必行,也责无旁贷,当机立断不失为明智之举。综合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社会形成合力,护航熔断有序进行,更会有作业熔断的初心与初衷。
给予充分选择,让作业尽量适应学生。作业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适度适合学生的作业,才是学生所需要的作业。小学生处于行为习惯、品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时期,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作业,该做多少作业,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有量上的限定,更需要有质上的体现,可尝试规定让学生选做作业,或者是让学生自主设计相关作业,还可以是以实践活动代替作业,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性,会有学生所期待的作业,还能有效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要实现学生作业的高质量,教育主管部门还需要在扬长上下功夫,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相关作业的替代之间,可以巧妙构建起相辅相成相互赋能效应,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长调整期望,强监管推动潜能生长。说断就断,家长难免会有些不适应,教育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孩子眼前作业完成情况与后续发展之间,家长需要从长远出发,配合学校要求加强监管,提升孩子作业完成质量。家长需要看到,孩子在完成相关作业上存在问题,并非意味着孩子不够优秀,引领孩子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积极作为,家长不能置身事外。在遵守学校相关作业熔断的规定时,家长可考虑引领孩子多读一些“无用”之书,抑或是多做一些“无用”之事,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发展潜能,孩子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同样是高质量作业的表现,家长需要有这样的引领意识与艺术。
教师加强关注,以高质量课堂促推成长。熔断之后,学生作业情况怎样,这个断不是推断,更是主动求断,让学生的作业问题在课堂就能得到解决,这样的断才能算是断得干净,断得理直气壮。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及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动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提升作业效益与质量,教室在这些方面的努力,也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课堂关注学生,课后及时辅导学生,不断鼓励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可以高效,作业也可以高效。
学校推出的举措,是从学生出发为学生发展着想的,其成效如何,很大程度考验家校合作的力度,孩子的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家长的眼里不能只有别人家的孩子,更需要有自己家的孩子。学校加强宣传引导,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护航孩子潜能发展,作业熔断会是一个契机,充分利用可以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多方联动,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作业熔断会是有效探索。
“作业熔断机制”有积极意义 □王军荣
“作业熔断机制”并非南宁首创。近些年,多地多所学校都在尝试“熔断”小学生晚间作业。2021年9月,安徽阜阳清河小学实施作业“超时熔断制度”,即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是哪个学科的作业,只要超过晚上9点,或总用时超过60分钟,必须停止,并且不需要补做。2023年2月,常州市博爱小学发布通知,宣布新学期启用作业“九点熔断机制”,即超过晚上9点无条件停止作业,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旨在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
“作业熔断机制”的实施,出发点就是避免学生做作业太晚,影响到睡眠时间。从现实来看,有多所学校实施,但普遍不被看好,有的家长认为,“作业熔断机制”治标不治本,甚至认为将教育压力从学校推向了家长身上。其实,这忽略了“作业熔断机制”的积极意义,忽略了其背后的良苦用心。
在“双减”的背景下,实施“作业熔断机制”有着必要性。学生晚上作业做到九点半,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作业太多,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做作业速度太慢。实施“作业熔断机制”的学校,作业总量会得到控制,这也表明学校管理层对于学生的作业量是关注的,会经常提醒老师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这也能够倒逼学校将“双减”真正落实到位。如果是因为学生速度太慢,没有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一个小学生作业做得这么晚,那么家长要反思,要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的学习习惯了。孩子完不成作业,家长会担忧,进而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只要能够和孩子一起,孩子做作业拖位等毛病,会慢慢改掉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身体健康有三个要素,第一是睡眠,其次为饮食和运动。如果因为做作业太晚,影响到睡眠是不划算的。但如果没有“作业熔断机制”,孩子怕被批评往往会做到很晚。现在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保证睡眠,这是好事。如果家长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孩子来说,将会受益一生。如果只是奔着完成作业去,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作业熔断机制”让学生告别深夜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并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不是坏事,其背后的良苦用心要被“看见”,别轻易抹杀掉“作业熔断机制”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