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准备一节课

□段婷梓

字数:1598 2024-04-07 版名:知行
  怎样才能准备一节好课?我们做老师的一看见这个题目,仿佛就有一大堆话想说。如何在一堆想说的话里边找到最闪闪发光的那几句,我想这就需要理一理,还要取舍一番。具体如何做呢?
  研读教材
  一要研读编者的意图。从整本书的编排出发,扩大到整个学段的教材编排策略,领会这一节课在这个单元这个课时安排的意义所在。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敬业与乐业》,本单元的主题是“砥砺思想”,文章体裁是议论文。关于主题从编者的角度来看,九年级学生正处在吸收知识形成思想的关键阶段,经过两年初中生涯的磨炼,对现实世界和人生已形成自己的初步认知和观点,此阶段,继续带领他们探寻前人思想的精华,用以砥砺自身的思想,就是一个鲜明的目标。关于议论文的体裁,我们发现编者将其安排在九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和第五单元以及下册的第四单元。毫无疑问,《敬业与乐业》这节课是中学生们正式接触议论文的第一节课。了解了编排思路,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思考这节课我们该教会学生什么,即目标所在。
  研究作者
  尽管我们的常态课关于作者涉及的内容时间并不多,但要上一节好课就不得不承认,如果能将作者的生平经历等挖掘得更深入,掌握的材料更丰富的话,这节课我们就能上得更加游刃有余,也能让学生收获意外之喜。记得原先听过一节公开课,讲的是杜甫的诗歌课,整节课洋洋洒洒,仿佛信手拈来般自如飘逸。从头至尾呈现的是对杜甫的深入解读,老师在不经意间解读,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一切如春风化雨般自然而然,这才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试想,我们对作者微乎其微的了解又如何能带着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天地?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重担与辛劳所在,也是快乐与享受所在。
   研究文本本身
  首先,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怎么讲的,思路是怎样的,哪些点是学生要格外重视掌握的,哪些地方还有疑点,哪些地方读过之后发现它内涵丰富,需要深入思考?文本是学生学习的范本,学什么必须要学透了才能使他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触类旁通,以一当百。比如九年级上册名著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虽说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其中细节可圈可点。大观园的物件极尽奢华,丫鬟鸳鸯虽说是串场人物,却足以显示她在大观园中的地位,这个地位是大观园的权力中心人物贾母赋予的。刘姥姥的表演不只是为了博取众人一乐,其生存状况以及来此的目的都在其中隐含。各类人物的笑纷纷显示他们的身份地位。而一个“礼出大家”又不禁令人思考,所谓的礼是对所有人的礼吗,还是说只为贵族之家服务的礼?一个不平等的社会就脱颖而出了,引发学生们的深度思考。
  其次,我们就要研究该教会学生什么,即目标的设定。这里最关键的在于取舍。原则是多不如少。我一般上课设定两到三个目标,在过程中就围绕这两三个达成,针对性强,不拖泥带水,学生学起来也很轻松。另外就是结合课标、单元目标确立本课的目标。比如《敬业与乐业》这课,目标可以拟定为:1.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3.认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体会其乐趣。
  最后,就是怎么教的问题,即充分考量学情,确定教法。这个环节最见一个老师的功底与水平。为什么要充分考量学情?这就好比同样的一棵树,一棵缺水,一棵缺肥一般。只给水,有一棵必然不乐意;只给肥,另一棵必然“垂头丧气”。同样的课要看面向的学生是谁。
  就拿我自己今年来说,支教学校的孩子基础薄弱,你想教的与他们能接受的是有差距的,所以一边教一边调整内容方法。分配任务让背诵,会有人背着背着就睡着了,会有人背着背着就发呆了。换种方式抢答,满教室就都“活”起来了,一部分孩子好胜心被激发起来,一部分孩子即使没记熟也能听别人说,也是学习,这里边就发挥了集体带动作用。
  一个教室的孩子有差距是自然的,所以分层作业分层落实也是好的。孔子说的“因材施教”,非得我们去亲自实践操作才知是一条真理。
  我想,要准备一节好课做到这些恐怕还是不够的,教育是一门“渐进”的艺术,对于优秀的教师来说,精彩的课永远是“下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