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视域下小学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策略

□郭 娜

字数:1579 2024-03-31 版名:教育理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文化自信”列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位置,并明确其概念内涵为“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其中,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途径之一。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是语文教材选文中一个重要主题取向。教材一至六年级这类课文共有40余篇,每一学段皆有涉及。通过对这些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学习,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不仅能受到革命传统文化的熏陶,还能让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感知责任使命,构筑时代担当,从而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
  文以载道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教师在面对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时,要关注教材的编排意图,尊重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并将其作为社会主流价值传播的重要载体。
   一、品读文本语言,领悟丰厚意蕴
  在理解文章内容时,需要抓住文中的细节,才能够深入体会人物内心。因此,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时,可以将品读语言与理解人物情感设计在一起,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感受文本语言魅力,品味人物特质,感悟革命精神。可以在了解了毛岸英的生平之后,带着孩子们走进毛主席的内心,品读文字,走进人物内心,感受毛主席其实是很希望能够再见儿子一面的,这是一位父亲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这段话虽然只有39个字,看起来平淡,读起来却是字字血泪,通过品读这些充满情感的语句,学生在感悟字词深刻内涵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文本语言,激发他们的内在情感,引导他们走进故事情境,一步步感受主席和儿子岸英之间的深厚感情,领悟文本的深厚意蕴。
  二、关联影视作品,拉近时空距离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影视资源,如果巧加利用可有效地拉近时空距离,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围绕“革命先辈”这一主题编排,《刘胡兰》一课是经典的革命题材类课文,从我小学的课本到我教的小学课本,时代在变课文不变,情怀不变。教学前,我建议学生和长辈一起观看电影《刘胡兰》,影片中年轻的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活动,带领群众参加反“扫荡”斗争、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不幸被捕,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学生与长辈深入交流,带着这一段观影感受,走进文本,就更好理解刘胡兰的英勇不屈。
  三、填补文本空白,提升文字表达
  由于学生年龄小,缺少相关的生活经历,在理解课文时,常常流于表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留意文本空白,并根据文本内容加上适当想象进行合理补白,让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从而提升文字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在五年级下册《军神》一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情感留白,便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补白练习。比如,教学刘伯承忍受剧痛接受手术时,引导学生抓住“一声不吭”这一细节,对比“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及“抓破床单”等的描写,再联系下文刘伯承和医生的对话“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让学生站在刘伯承的立场上来想象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心理活动,如“我可以忍受得住,我一定能战胜它!一刀、两刀、三刀……”“那么艰苦的战争,我都能挺过来,这小小的手术又算得了什么……”也可以借助第三者的角度进行想象补白。如:你是沃克医生身旁的一名护士,目睹这一切,你会说什么?学生可以通过合理的想象,大胆表达,走进刘伯承的内心世界。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也顺其自然地理解了“一声不吭”一词的含义。
  综上所述,小学革命文化类课文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品读文本语言、关联影视作品、填补文本空白等方式,引导学生经历“感知—渗透—内化”的学习过程,完成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表述的转换,将革命文化精神根植于心、内化于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方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