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冯爱虎

字数:1623 2024-03-27 版名:成长
  周益民老师关于“大地上的阅读”教学观点让我神往,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书中再到风景胜地感受书与大地的互文,是一种全景式立体学习。其实2006年的时候,我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探索,当时阅读了《第一百条裙子》,全班的同学为主人公小旺达的善良、绘画才能、家境的贫穷感慨不已。此时,一位有心的家长朋友带着特别的期待送来了蓝田县两所学校想和我们班进行手拉手交朋友活动的信息。
  那一天,我带着28位家长志愿者和全班同学赴蓝田开展活动,一路上山柿璀璨若点点灯火,山乡依着公路,人们用餐、干家务、聚会的情形就在我们的车边流动,成了一幅又一幅画卷。等到了目的地,两所学校的孩子们和老师们等候多时,三校的孩子一起唱歌、跳舞、互送礼物,这段友情持续了多年。
  我们当时定的主题是“我有朋友在蓝田”。我联系刚刚阅读的《第一百条裙子》的印象,让孩子们去山区寻找和主人公旺达一样的人。那一天活动结束,二年级的孩子们利用班级网站发来他们的小作文,在山乡朋友们的热情里,他们真的见到了很多可爱的旺达:会捕鱼的、会画画的、会唱歌的……那些鲜活的生命所带来的对书本的另一种阅读为孩子们带来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近日,读《在芬兰中小学课堂观摩研修的365日》,读到关于立体式学习这一部分,书中谈到立体式学习的几个特点:一、以真实世界中的现象为意义之网的探究式学习;二、沉浸式学习,周内一切学科进度暂停;三、学生从兴趣出发构思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四、学生对探究主题有较多空间选择;五、评量项目着重于“跨学科”。
  在2023年9月教学中,我曾带领学生围绕道德与法治课开展了系列“我是西小小主人,我为西小提建议”项目式学习。我觉得这次的学习与芬兰“立体式学习”有相通的地方。在学习初期,我宣布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要求孩子们深入观察、调研,以主人翁的态度观察学校的环境、设施,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最终,我们的研究成果都将由学生自己递交学校,并与负责人沟通交流。
  本次学习中,孩子们第一次不是因为去参加部室活动或参加授课,而是作为主人参观校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孩子们通过这一轮调研,收获很多。大家从安全、校园标识、图书发放、运动场地、器材使用、部室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我带着孩子们将这些建议进行总结、梳理、提炼,最终形成小报告。每一个孩子将带着这份小报告去和学校部门负责人沟通。我带着孩子们将学校部门一一熟悉,对每一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解。接下来,大家利用课堂、课间与相关老师进行沟通。
  在接下来几乎半个学期内,我不断收到各位学校负责人的反馈,如:孩子们将管后勤的副校长围住了,后勤保障处的主任及时安排修补了孩子们所说的安全隐患;孩子们反馈五楼科学、劳技室门口的展架闲置后,校长当天就安排购买了科学类的绘本等进行了陈列,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一片来自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让整个校园正在悄悄向着更好的方向变化。这场立体式的学习中,几乎每一位得到孩子们建议的老师都采取了宽容、接纳、鼓励,改变的态度。一位叫毛卓洋的同学分别将自己的建议反馈给三位校长,并得到了三位校长的回复和亲笔签名。这份珍贵的报告被孩子的家长收存塑封。
  其实,道德与法治书中本身就设计了就校园中存在的问题向学校校长反映并得到反馈这个项目,但是,真正去让学习变成实践,绝对不是一个环节、一堂课就可以解决的。而这次项目式学习,我们让学生通过调查、思考、讨论、沟通也整合了多个学科:例如问题的解决涉及学校财力、物力,不是简单的现象,这需要在沟通中达到理解,而学校负责人在不同楼层,孩子只有课余时间,要把他们的建议一一反馈,需要的还有体力、毅力以及时间规划能力。那位找齐三位校长的同学就是利用早晨7:30到校向门口站岗的李校长进行了建议并得到了巨大的支持鼓励。
  读书、思考、实践、写作,将对芬兰“立体式学习”的一点点探索留在笔端。我想,未来的学习应当有这样的方向:将知识的学习和孩子对世界的主动探索相结合,为孩子证实自己也是世界的主人,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