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领航向 启智润心开新篇

——延安中学高质量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做法

字数:1928 2024-03-17 版名:知行
  □郭 博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延安中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光荣使命,把延安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强大效能,形成了以特色思政课程为主体,以“学科融合育人、主题教育实践、思政课平台推进、思政团队引领”为“四翼”的思政课建设新模式,高质量落实“讲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取得阶段性新成果。

   坚持构建特色课程与打造“金课”范本结合,突出思政育人实效性
  学校坚持把课程育人作为加强思政教育的关键举措,依托教育部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和《开学第一课——延安中学讲述习近平青年时代故事》《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等20多本校本教材。建立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八大原生态”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思政课程体系。制订了“大思政课”建设方案,深入开展思政课大教研和“大练兵”活动,努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
  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探索思政教育学科融合新途径
  打造三大思政育人阵地,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学校坚持把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高质量上好思政课,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努力打造一批精品教案、精彩课件和优质课堂。发挥延安独有的育人功能,把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当作“活教材”,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革命纪念地思政课”“研学旅行思政课”等实践活动,将“课程思政”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发挥“第二课堂”的思政育人功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推进网络思政专题课堂建设,全时空全方位开辟线上思政课新阵地。与中国人民大学多次举办“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分享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和延安中学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等线上主题联学活动,开展“传承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家风中的延安精神”等线上思政课活动。
  探索学科融合新途径,落实课程思政教育。学校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常态化开展思政课大教研活动,达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效果。语文课堂通过鉴赏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数理化课堂通过课题研究等方式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政史地课堂开展“学史明智、学史增信”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伟大民族精神。
  开展主题教育,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学校挖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深化红色教育,坚持把开展责任教育、创造教育、生活教育和励志教育作为推进思政课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参观革命旧址、祭扫烈士陵园、唱响红色歌曲、朗诵红色诗词、讲述红色故事、表演红色剧情、开展红色远足等方式,把研学旅行变成“沉浸式”课堂,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厚植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坚持多校协同与平台联动结合,构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机制
  学校聚焦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推进协同育人,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学校联合启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项目;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行“延河讲师团”共建基地和“红色育人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与南开大学举行“爱国三问”育人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与浙江理工大学、延安大学共同举办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一体化传承联盟揭牌仪式;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育才学校等6所学校成立全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红色资源共享联盟;与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第四中学、天津市新华中学等名校多次开展线上线下同上思政课活动;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主题研学活动,通过联学、联建、联动,实现共享、共创、共进。
   坚持师资队伍与实践基地建设结合,激发思政教育新动能
  坚持“六要”标准,培育思政教育“大先生”。强教必先强师。学校把严爱相济、润己泽人的要求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各领域,坚持“六要”标准,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通过举办“延中大讲堂”,设立思政课首席教师、名师工作室,创建思政课标准化教研组、全员培训等形式,加强思政课教师骨干体系建设,让教师在载道化人、启智润心上下功夫。
  建好用好教育实践基地,提升思政教育针对性。学校坚持从延安精神和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中挖掘鲜活的教育因子,创新教育形式和活动载体,坚持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加强基地建设,用活教育资源,增强教育效果。
  学校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寄予的政治厚望和殷殷嘱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明晰前进方向,对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再对标、再部署,引领学生在思政课中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延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