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大家谈

字数:3325 2024-03-13 版名:声音
 
  “允许教师跨专业考编”符合“跨学科教学”的需求       □孙祁岗
  3月5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重庆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接受记者采访,她在工作和履职调研中发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公开招聘存在教师报名条件专业要求过于窄化、跨学科考取编制受限等问题。她建议教师公开招聘根据学科所需知识储备来确定专业,不过分强调学科与专业必须对应。对于所学专业和所任教学科不一致的跨学科教师,各地人社部门应给予其考取编制的机会。(3月6日中国新闻网)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要求教师教授科目与专业相符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初高中很多知识都有内在联系,如果没有深入学习,就可能没办法把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不过在小学阶段,除了英语、语文之外,专业其实不用限制太多,教师上岗经过培训,再加上平时多备课,上好课也不难。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考虑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特点来确定教师的专业要求,同时适当放宽专业限制,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有机会进入教师队伍。
  一方面,如果教师公开招聘专业要求过于窄化可能会导致一些非师范专业但对教育有热情、有能力的人无法参与教师招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跨学科考取编制受限可能会让一些教师在职业发展上受到限制。如果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对其他学科也有兴趣和能力,却因为编制问题无法转换学科,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满意度。因此,刘希娅代表提出的“允许教师跨专业考编”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当下,跨学科教学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一种趋势。以笔者从教32年的经验来看,教师的专业背景与其实际的教学能力并不一定完全相关,过分强调教师的专业与其任教学科的对应性,可能会导致一些具有跨学科背景和教学能力的人才被排除在教师队伍之外,从而限制了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发展。允许教师跨专业考编,可为学校提供更多元化的师资选择,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好学科背景和教学经验的关系,确保招聘到的教师具备足够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以保障教学质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放宽教师招聘的专业要求,不以专业背景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与此同时,学校也要为跨学科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支持,这样既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育行业,也能让教师们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允许教师跨专业考编”符合跨学科教学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实践的方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合理的考编标准,明确跨专业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能力要求。其次要为跨专业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补充所需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跨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

   “拔尖班”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能画等号       □孔之见
  “教育系统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这是十分令人欣喜的事情。但是许多高校开始在高中甚至初中招收所谓的超前拔尖学生,集中举办少年班,甚至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也在效仿举办所谓的拔尖创新班,这种情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说,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关注到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问题。
  基础教育阶段有些学校举办所谓的“拔尖班”,也就是把成绩优秀的所谓“超常儿童”归拢到一起,在教师、学习条件、教育资源配备等方面,实施有别于普通学生的“拔尖培优”教育。在举办“拔尖班”的学校看来,这其实就是效仿高校“少年班”的培养模式,采取培优的方式让优者更优,进而实现培养拔尖人才的目标。
  这里暂且不论高校“少年班”模式到底成效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举办所谓的“拔尖班”,从道理上看体现了让优秀者“吃得饱”“吃得好”的类型化因材施教思路,似乎也确实实现了培养出优秀人才的目标。但实事求是而言,在基础教育阶段举办“拔尖班”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一回事儿,更是不能画等号的。
  一方面,基础教育不单单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更是实施人才培养成长教育的基础。也就是说,基础教育阶段所有育人目标就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成长者,成人是其最大的底色,而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才是开启契合个人素养特色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教育。在原本成人为主基调的基础教育阶段,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本身就不是一个科学的理念。同样,基础教育阶段举办“拔尖班”,其实还是单纯从成绩的角度、从提高个体考试分数和基础性文化知识学习成果的角度,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不是从优秀人才的角度培养“拔尖创新者”。
  另一方面,拔尖创新人才的最大特点,是体现在个体在某个方面和领域有扎实学识、有素养专长、有创新探索精神、有更加精细化的专业发展方向,其起步于特长素养,依托于扎实学识基础,实现于创新发展,而专业化、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外力是助力。因此,相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基础教育阶段是一种夯基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才是专业化的分类因材发掘与培塑。如果没有基础教育阶段高质量的扎实学识涵养,没有兴趣特长培树,没有公平、高质量和多样化的基础教育氛围营造,单单是实现高分数目标的“拔尖班”打造,就减少了人才成长需要经历的多样化成长环境以及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成长积累,这是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涌现的,而“拔尖班”的培养方向与培养结果,其实也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没有必然联系。
  现实中很多的事例已经证明,在基础教育阶段举办“拔尖班”,其实就是“分数掐尖教育”的一种伪装变异而已,这种把优秀教育资源倾向于少数对象的做法,有违教育公平,同时培养出的所谓优秀者也仅仅是高分者而已,虽然这部分学科高分的对象有可能在某个专业领域有可期的发展空间与未来,但这并不是拔尖创新成长的必要、必需和必备,更不等同于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基于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成于科学完备的兴趣特长促使的专业素养发掘塑造与发展。很显然这是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班”没有必然关联的。世界上很多科学家、行业专家并不是从小就呈现出“拔尖”状态,而是后天基于学识基础、特长涵养、兴趣驱动、专业培养、深耕探究而发展成长的,基础教育“拔尖班”显然并无多大意义。

   让生命教育成为“常态课“”必修课”     □杨 若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代表带来了《关于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的建议》。他认为,我国关于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在目前的统编教材中,缺乏“生命关怀”主题的完整教学单元,很多学校的生命教育课也缺乏系统性。广大青少年对生命的由来、如何实施自我保护、如何尊重和敬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等,还没有清晰的认知,对生命的意义还没有充分的理解,以致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的悲剧偶有发生。他建议,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基本课程体系,让生命教育成为不可或缺的“常态课”“必修课”。
  近年来,“生命教育”等话题多次被代表、委员聚焦。赵皖平代表的建议很有见地、很有意义,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许多人“不谋而合,所见略同”。目前,确实到了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的时候了。莫让生命教育成为“缺位的必修课”。
  生命教育关乎人的生存、成长、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尊严与价值。人命关天、生命至上、生命重于泰山,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毋庸讳言,较长时间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对于生命教育的确存在淡化、软化、弱化、虚化等现象。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人生无法重来,请珍惜身边一切。生命是生物的,也是精神的;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生命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生命、深入了解生命的意义,既适逢其时,也完全必要。要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以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了缺憾,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地开展生命教育。
  综上,是时候让“生命教育”成为“常态课”“必修课”了!这对于引导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更多人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健康、理性、乐观地生活,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就精彩的人生,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