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能改变”的地方开始行动

——读《教育之变》

字数:1312 2024-03-13 版名:悦读
  □朱 建
  阅读程介明教授《教育之变》的这些天里,我一直在思考:“教育之变”视阈下,当下的学校教育实践究竟应该怎么变?往前看,世界在变,教育要跟着变;往当下看,在今天的教育现实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意即,我们既要看到明天,又要过好当下。那么,当下如何做,才能对接好明日之变呢?
  打开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有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教育之变》已经做到了,书中提供了许多案例的思辨和建议。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具体实践,就要考验我们的智慧了。以“今日之事”指向“未来之变”,我们要一起探索这条“转变”之路!
  我认为,把握未来趋势,转化当下的教育行动,做好当下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所以,我开始在“回到一个个具体的人、回到一件件具体的事”上思考怎么来改变。如果结合我们乡村教育的实践,再往深处多想一步,乡村教育实践又该怎么变?
  大约15年前,我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是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的张剑平老师,另一个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老师。张剑平老师说:“我们要做那个中间人。”张文质老师则说:“我们要想大问题,做小事情,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做起!”
  我觉得这两句话可以成为我们一线教师响应《教育之变》的精神引领。开学了,我们又回到熟悉的学校、教室、课堂,但不能就这么简单地回来,要带着《教育之变》的阅读思考回来。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时,人们常用三种办法: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就地保护”,重新寻找合适之地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的“迁地保护”,建立基因库保存种质资源的“离体保护”(另有立法层面的保护)。所以,当合上书本,暂时不去想程教授那一篇篇具体的文字时,我也想悄悄建一个我能改变的“应变之地”,从一件件我能做到的事情做起!
  虽然中高考制度不是你我可以轻易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模仿“迁地保护”建立一个与“不可变”相对“隔离”的“应变之地”,在这里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师生交往……
  在阅读《教育之变》时,我似乎打开了对新版课标的理解之门。所以,我想站在行动的角度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将《教育之变》作为“想大问题”的大背景,把“理解课标、实践课标”作为“做小事情”的实践。我们可以比较新版课标强调的方向,有哪些刚好与《教育之变》是一种呼应。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操太圣在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凌宗伟的《让学生爱上你的教学》一书所作的序中写道: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所指出的那样,“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预测新的专业和相关技能需求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要采取更加弹性的教育方式,要优化过多的基于标准化思维的绩效考核措施,充分发挥每一所学校及其教师的变革能动者的作用,让学校成为联通学生不同生活世界的生命成长之所,让课堂教学真正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帮助其成为胜任未来工作、坦然面对变迁、关怀民族命运、体认生活意义、释放自己情感和潜能的完整的人。
  我认为修订课标的课程专家与程介明教授一样,都是已经深刻感知世界之变的先知先觉者。现在,我们有了《教育之变》,有了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那“做那个中间的人”就是要深刻领会课标之变,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响应,实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