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未来改变教育

——读《教育之变》

字数:1504 2024-03-13 版名:悦读

  □左德浩
  《教育之变》是程介明先生的一本教育论文集,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夏书系·名家谈教育”系列丛书之一。这本书也是大夏书系组织的2024年寒假共读活动读物。
  作者本人熟悉香港教育,又是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还经常参加国际性的教育活动,视野广阔,思维开阔,观察敏锐,思考深刻,对教育发展有独到的见解。这就决定了这本教育专著的可读性。
  我所在的学校以及我本人都参与了共读活动。截至目前,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两遍。读完这本书,我的感悟很多。最深刻的是,不要无视未来的到来,不要对社会发展作出误判,不要给学生提供过时的教育,我们是时候重新思考和建构教育了。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能拿昨天的经验和教条指导当下的教育。因为世界形势、教育观念、教育对象、就业形势等方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因为,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常常让我们跟不上节奏。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与时偕行,我们带给学生的可能是僵化、陈旧、落后的教育。既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无益,也可能会遭受质疑和抗拒。
  其次,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九零后、零零后、一零后、二零后,都有自己的时代特点,所以教师们总在感叹那些个性、思维、做派与我们迥然不同的“新新人类”。其实,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我们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教师也是有年龄差距的。他们的教育经历、人生经验、教育理念、认知模式也都不一样,在实施同样教育目标、教学过程的内容时,这些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也会有差异。
  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家的课程标准、育人目标、培养标准也是在变化的。从小学教学目标来说,这些年我们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变化。但这些政策和标准的出台,相对日夜不停发展的教育来说,仍然具有相对滞后性。
  这样,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又回到最初的原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些问题都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现在我们经常在讨论优秀人才外流问题,程教授的书中没有涉及,但这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考虑的。我们的出发点必须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既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又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政治立场。
  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是教育的政治方向。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为学生成长、为学生的未来负责的态度来办教育,要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关怀生命,要把每一个教育对象当作鲜活的个体去看待,为他们的终身发展负责。其实,我们需要像孔子那样,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开设不同的教育内容,实施教育的个性化方案,开展对口服务、一站式服务、联盟式服务。
  最后,回到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和立意。教育之变,必须改变;教育之变,面向未来;教育之变,社会之变是诱因和催化剂;教育之变,不能乱变;教育之变,要从根本上转变。
  我想,我们在推进教育之变的具体做法上,要认清未来已来这种现实趋势,要扣准社会变化的脉搏,审视学生面对什么样的未来、家长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能够为孩子面对未来做些什么准备,还要联系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对比我国古代社会的私塾教育、太学等教育形式,举孝廉、科举考试等人才选拔方式,再针对西方学校教育进入中国后产生的影响,宏观上去思考,中观上布局,微观上入手,提出建设性意见,开展建设性行动,推进教育的实质性转变。
  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把握规律,前瞻规划,不能凭经验、吃老本。“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式的教育思想方法和模式,只能被扫进教育历史的垃圾堆,再也没有生存的空间和机会了。
  未来已来,摆脱工业化社会教育模式的影响,为人类设计更加合理、高效、实用的教育体系,就从当下,从你我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