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铁丝灯笼:纤纤铁丝编出幸福生活

□白 英

字数:2914 2024-03-06 版名:文化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唐代诗人张萧远的《观灯》描绘了古代节日观灯的盛景,赏花灯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习俗,每盏花灯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地处塞外张家口蔚县的暖泉古镇节日里张灯结彩,挂满了造型各异、颇具北方特色的古典式铁艺宫灯,给古老的城镇增添了喜庆氛围。看着家家户户门前高悬的大红灯笼,手艺人梁库内心无比满足,他坚持了近三十年的手工铁艺灯笼产业,就像点亮的红灯笼越燃越红火。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火日子年年有。”初建于明代的暖泉古镇,由西古堡、北官堡、中小堡三个村落组成,文化底蕴深厚,为著名的张库大道起点,因镇中心有一四季长流、冬暖夏凉的泉水而得名。走在古镇青石路上,随处可看见洋溢着浓郁地方特色的铁艺仿古宫灯,灯笼上细铁丝编成花朵、福字、寿字等各种玲珑别致的精美图案,在红纱的衬托下与古朴的木窗木门交相辉映,透着拙朴,充满着灵动,浸润着喜气,演绎着极富地方风情的春意。
  穿行在大街小巷,人流不绝,游人如织,处处感受到沉淀在时光里的味道。店铺的老板忙活着手里的活计,热情地介绍着自家特产。一众店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家名为“手工编织灯笼”的店铺,步入其间,只见顶上吊的是大型宫灯,柜中摆的是各色挂灯,桌上放的是微型工艺灯,一组组色彩艳丽的铁丝灯笼,构思巧妙造型别致,置身其中,仿佛来到“灯笼世界”。店铺老板是一位敦厚朴实的制灯手艺人,名叫梁库,是位做灯近三十年的老师傅,他热情地为顾客介绍着他的手作铁艺灯。
  梁师傅常年与灯为伴,他爱灯更知灯,说起灯的历史,特别是铁艺宫灯的来龙去脉,梁师傅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而纯手工铁丝仿古灯笼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灯笼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古代是照明用具,或放置室内,或悬挂院廊,除却基本的照明功用,亦起着美化空间的作用。而今,照明作用已消失,灯笼反倒成了绝佳的装饰品。在中国古代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梁师傅制作的就是多见于北方的铁艺仿古宫灯,明清时期,这种灯已发展到百余种图样,如“双喜灯”“寿字灯”“八宝吉祥灯”等等,真是一盏灯笼,悠悠传承。
  “灯笼的图样都在脑子里”
  梁库师傅制作的铁艺宫灯颇具特色,灯笼骨架用黑色的细铁丝编出网状花式图案,红色的纱布从内侧贴进去,使纹饰精美的骨架露在外面,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气息。从一捆普普通通的铁丝,到一盏精致典雅的灯笼,究竟需要用多少工序和时间?
  “一个20厘米左右的小灯笼,也得一个老师傅做上一天,大的用时一周或者十几天也是常事。”梁库指着手里正编的一个灯笼框架说,可别小瞧它,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制作过程很复杂,需经过选料、拉直、设计、拧花、装配、制托、盘梁、裱布八道主要工序,更重要的是,纯手工制作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在这些工序当中,拧花是最关键的环节!”开始下料是第一步,铁丝得裁得一样长,先用粗点的铁丝拧几个圈,这些圈就是灯笼的大骨架,再用细丝依圈起头,拿钳子将铁丝互相交织拧出花样,就是灯笼的骨骼,每个花样都是一点点拧出来的。“灯笼的图样,都在脑子里!”梁库说。一根根细细的铁丝,在梁师傅手中经过千转百折,编制成造型各异、精致典雅的灯笼框架。然后是上漆糊布,这是妇女们的拿手好戏,布从里面糊,还要糊结实,布与铁丝的接触面很小,需要用针锥从外精确顶住,与伸进灯笼中的手配合,把红布粘实粘牢并保持平整,这也考验手工艺人的耐心与细致。最后经过装配、制托、盘梁等工序,一盏灯笼才算大功告成。
  层层把关,步步尽心,一道道工序细心雕琢,一个个环节巧手编制,大红喜庆的立式宫灯、小巧玲珑的瓜型灯笼、色彩斑斓的圆桶灯笼……清新古朴、流光溢彩的各式灯笼跃然眼前。梁师傅和工友们制作出来的铁艺仿古灯笼,造型优美,工艺精细,图案丰富,结实耐用。回忆起这些年制作灯笼的变化,梁库说,为了延长灯笼的使用寿命,增加灯笼的实用价值,铁丝仿古灯笼也在不断改进创新,把原来灯笼面所用普通布料逐步改为麻布和现代气息浓厚的仿羊皮材质,并将绘画、剪纸、编织、刺绣等元素融入到铁艺灯笼的制作中,基本造型也拓展为坛形、桶形、方形、六角形、球形五大类别,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宫灯、佛灯、葫芦灯、异形灯等60多个规格100多个品种,铁艺仿古灯在他们的手中被演绎出新的乐章。
   “把铁艺灯笼做成产品”
  梁师傅手中的铁丝上下翻飞,拧成菊花、福字等各式图案,连灯笼都能做成产业,让人不由感叹。忆起自己近三十年与灯笼结缘的日子,靠编灯笼带动乡亲们致富,梁库感慨万千。他出生于1971年,是土生土长的暖泉镇人,20世纪90年代,他除了耕种好自家20亩承包田外,还喜欢走街串巷收旧物。张家口一带是明清商贸必经之路张库大道的起点,历史上经济发达,集市繁荣,而暖泉镇就是一处有名的商贸集镇,因而民间遗存有众多生活中的古物。1997年,他从老乡手里收了一个铁丝拧成的灯笼,听老乡说,这灯笼是清朝的物件。虽然灯笼里的布早已腐朽了,但灯笼的框架仍旧完好无损,铁丝拧成的图形也异常精美。他顿时觉得这灯笼是个好东西,便拿去北京潘家园古物市场售卖,卖出的价格也证实了他的想法。随后数月,他收旧物时,便特别留意起了灯笼,但灯笼数量有限,只有几个,询问的人却很多。一来二去,梁库心里有了主意:“收旧物总有收完的时候,但若是自己能做,那可就不一样了!”
  说干就干,梁库开始做起了手工灯笼。凭借在美工机械等方面的天赋,自信满满的他开始研发灯笼手工编织技术,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造,开启了一条漫长而又艰苦的新征程。起初,四五个人通过拆解旧灯笼摸索制作过程,编出的花样十分有限,但即便是简单的花样、现做的灯笼,到了市场上也十分畅销。有了好的开始,梁库便研究新的颜色和花样,红布、黄布、碎花布,方形、圆形、八角形,在随后的几年中,各种造型不同的灯笼相继问世,且很受市场欢迎。普普通通的一根铁丝在他手里破茧成蝶,幻化成艺术精品,平平凡凡的一块布料经过他的双手,就成为透着吉祥和欢乐的艺术造型,靠着一双勤劳的巧手,纯手工铁丝仿古灯笼手艺人梁库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拧出红红火火的精彩人生!
  “灯笼点亮幸福生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初创灯笼业的梁库,脚踏实地,苦心钻研,对传统手工编织技术进行了多项改进创新。在原料选用、艺术造型、产品规格、灯具选定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探索。“铁丝编制灯笼之所以俏销,与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不无关系。”梁库说。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也给手工铁艺灯笼带来了新的活力。近些年国家提倡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景区、民宿、饭店都是有待开拓的大市场,铁艺仿古灯笼与中国文化、民族风十分契合,意识到这个问题,梁库感觉到不能只把眼光盯在本地,网络与新媒体的出现,让他大受启发,他抓住机会,积极开拓网络销售途径,靠着纯手工、细节精美、质量过硬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顾客。
  灯笼点亮了古镇的夜空,也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蔚县暖泉镇的铁艺灯笼,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熠熠的光芒,点亮了红火的日子。这些灯笼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手艺,还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灯笼代表着幸福,象征着圆满,意味着红红火火。我愿把亲手做的灯笼,送到千家万户!”梁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