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自己曾是个孩子
□胡 丹
字数:1468
2024-03-06
版名:成长
“我愿意,用他的目光打量春天的花园……”
无意间读到诗人沈苇这句充满灵性的诗,便想起了陶行知先生,想起了那段熠熠闪光的文字:“你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你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一样的踌躇……”
话语间透着先生对孩子的深刻理解,道出了先生“爱的教育”的独特视角——孩童视角。他摒弃成人的偏见,用孩子般率真而惊奇的眼睛看周遭的一切,去发现孩童世界的小小奥秘和真真情意,用心呵护孩子们的成长。
而我这里的两个故事,正有着如此的魅力。
故事一:
顺天致性——“我把它赔给你”
春天的操场,到处是孩子们运动、嬉戏的身影,如同这个季节的植物一样焕发着勃勃生机。环形跑道旁的樱花树下有个孩子蹲着,一个人嘿嘿哈哈,嘴巴里还念念有词。小吕老师想看看他究竟在干什么,却被他一把拉住,然后开始大呼小叫,说踩坏了他的霹雳宝剑。小吕老师环顾四周,啥也没有。孩子越闹越凶,在地上打着滚要老师赔。一大帮孩子围过来看热闹,老师被折腾得满头大汗。情急之下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好吧!我承认我踩坏了你的宝贝!那么,我也只能拿我的宝贝来赔你了!”然后很夸张地从背上抽出一把剑:“这是最高级别的至尊黄金宝剑!相当于十把你的霹雳剑!现在,我把它赔给你了!”孩子立刻从地上爬起来,“接”过宝剑,惊喜地赞叹:“真的哎!好漂亮!”然后兴高采烈地去玩了。
听闻这一切的我被深深感动,因为我知道这是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很多时候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父母为了能让他和正常孩子一样,没有送他去特殊学校,而是来我们学校随班就读。老师们没有孤立他,周围的孩子也接纳他的与众不同。小吕老师的这一举动看似情急为之却透着教育的智慧。后来他坦言,这个孩子让他想起了永不愿长大的小飞侠彼得·潘,在幻想的世界里尽情游戏,历尽惊险,他理解并愿意呵护这个特殊孩子,用这样的回应建立起孩子与现实的联系,让光亮照进孩子的心田。
故事二:
顺其自然——“那就好”
上课铃响,孩子们匆匆跑进教室准备上语文课。男孩楠楠和女孩欣欣落在最后,一个噘着嘴,一个眼泪汪汪。吴老师简单了解原委,没太大的事,就是在课间起了点小争执。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的学习,吴老师柔声对他们俩说:“先上课吧,下课后咱们再聊。”
一节课平静地过去了,吴老师瞥了一眼两个孩子,各自安好,便像忘了此事般回办公室去了。再找两个孩子交流已是午后,走进教室,就见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同看一本书。吴老师也凑上去,问:“和好了?”“嗯,和好了。”楠楠用力点头大声回答。
这个故事我们在团队研修时讨论过,当孩子之间发生争执时,我们必须要每一次都介入吗?答案在热烈的探讨中明朗起来,给出答案的正是这个故事的亲历者吴老师。
吴老师认为,现代人追求效率的特质让教师在孩子们遭遇成长问题时总会迫不及待甚至是野蛮地介入,完全忘了孩子有自己内在精确的成长时间表,其生长和发展是按照特有的节奏和张力绵延的,操之过急可能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作为教师,当孩子需要自己寻找答案,需要弄明白自己的行为问题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安静地等待。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内省,然后自己做决定,独立处理问题,最终获得心智的自我成长。这是陪伴的力量,等待的力量,也是安静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曾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会变小孩子”,就是要珍视孩子本真的情愫、当下的生活及他们的内心世界,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这两个故事中我们的老师,竟也透着如先生般温暖的光亮。愿我们所有的老师,都不忘自己曾是个孩子。
无意间读到诗人沈苇这句充满灵性的诗,便想起了陶行知先生,想起了那段熠熠闪光的文字:“你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你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一样的踌躇……”
话语间透着先生对孩子的深刻理解,道出了先生“爱的教育”的独特视角——孩童视角。他摒弃成人的偏见,用孩子般率真而惊奇的眼睛看周遭的一切,去发现孩童世界的小小奥秘和真真情意,用心呵护孩子们的成长。
而我这里的两个故事,正有着如此的魅力。
故事一:
顺天致性——“我把它赔给你”
春天的操场,到处是孩子们运动、嬉戏的身影,如同这个季节的植物一样焕发着勃勃生机。环形跑道旁的樱花树下有个孩子蹲着,一个人嘿嘿哈哈,嘴巴里还念念有词。小吕老师想看看他究竟在干什么,却被他一把拉住,然后开始大呼小叫,说踩坏了他的霹雳宝剑。小吕老师环顾四周,啥也没有。孩子越闹越凶,在地上打着滚要老师赔。一大帮孩子围过来看热闹,老师被折腾得满头大汗。情急之下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好吧!我承认我踩坏了你的宝贝!那么,我也只能拿我的宝贝来赔你了!”然后很夸张地从背上抽出一把剑:“这是最高级别的至尊黄金宝剑!相当于十把你的霹雳剑!现在,我把它赔给你了!”孩子立刻从地上爬起来,“接”过宝剑,惊喜地赞叹:“真的哎!好漂亮!”然后兴高采烈地去玩了。
听闻这一切的我被深深感动,因为我知道这是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很多时候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父母为了能让他和正常孩子一样,没有送他去特殊学校,而是来我们学校随班就读。老师们没有孤立他,周围的孩子也接纳他的与众不同。小吕老师的这一举动看似情急为之却透着教育的智慧。后来他坦言,这个孩子让他想起了永不愿长大的小飞侠彼得·潘,在幻想的世界里尽情游戏,历尽惊险,他理解并愿意呵护这个特殊孩子,用这样的回应建立起孩子与现实的联系,让光亮照进孩子的心田。
故事二:
顺其自然——“那就好”
上课铃响,孩子们匆匆跑进教室准备上语文课。男孩楠楠和女孩欣欣落在最后,一个噘着嘴,一个眼泪汪汪。吴老师简单了解原委,没太大的事,就是在课间起了点小争执。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的学习,吴老师柔声对他们俩说:“先上课吧,下课后咱们再聊。”
一节课平静地过去了,吴老师瞥了一眼两个孩子,各自安好,便像忘了此事般回办公室去了。再找两个孩子交流已是午后,走进教室,就见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同看一本书。吴老师也凑上去,问:“和好了?”“嗯,和好了。”楠楠用力点头大声回答。
这个故事我们在团队研修时讨论过,当孩子之间发生争执时,我们必须要每一次都介入吗?答案在热烈的探讨中明朗起来,给出答案的正是这个故事的亲历者吴老师。
吴老师认为,现代人追求效率的特质让教师在孩子们遭遇成长问题时总会迫不及待甚至是野蛮地介入,完全忘了孩子有自己内在精确的成长时间表,其生长和发展是按照特有的节奏和张力绵延的,操之过急可能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作为教师,当孩子需要自己寻找答案,需要弄明白自己的行为问题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安静地等待。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内省,然后自己做决定,独立处理问题,最终获得心智的自我成长。这是陪伴的力量,等待的力量,也是安静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曾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会变小孩子”,就是要珍视孩子本真的情愫、当下的生活及他们的内心世界,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这两个故事中我们的老师,竟也透着如先生般温暖的光亮。愿我们所有的老师,都不忘自己曾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