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讲授技巧探索

□齐亚利王惠萍

字数:1584 2024-03-03 版名:教育理论
  课程改革开始以来,人们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探索、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材料、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法等;这些教学新事物无一不是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生成新知识。而学生掌握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活动则是断然不能离开老师的辅助。离开老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知识的生成、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教师在辅助活动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讲授,那么在历史课堂中怎样讲才能既突出学科特色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进而培养其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讲授内容的选择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对教师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重组教材,更要理解课标,明白这节课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是什么?训练什么样的能力?在价值观取向上作何引导?教师首先要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对课堂进行设计,明确课堂上哪些内容不讲,哪些内容该讲,哪些内容反复讲。课堂上不用讲的是教材上有,学生一看就很明了,没有疑问,也非教学重点的部分。就像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形成》一课皇帝独尊的表现,三公的职责都不用讲,学生一看就明白。课堂上该讲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为营造氛围补充的一些材料。如讲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时可补充“白马之盟”,它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2)为拉近历史和现实距离添加的东西。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和今天有距离,和学生的认知有差距,我们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精练的语言描述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知历史、形成认识。(3)我们给学生提供的一些材料及对课时重难点进行概括、总结等起画龙点睛作用的东西。(4)对学生争论不休、悬而未决之事进行分析说明,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的内容。需要反复讲的是课时重点、章节重点、书本重点及难点。
  讲授方式的优化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有很多要素,但讲授是关键,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百家讲坛》栏目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它成功的原因除了内容丰富外,其呈现形式——那些学者、教授的讲是主要原因,他们讲得生动真实,讲得富有激情,讲得抓住观众的心,让人欲罢不能。那么我们历史课堂为什么不能仿照这些节目讲出自己的特色呢?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1)美化教学语言。上课尽量讲普通话让人能听清楚,说话语气、语速应随讲课内容不同有所变化,让学生从你的语气中听出喜怒哀乐,不要平铺直叙,板着脸一直讲,没一点激情。(2)丰富教学语言。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强文化素养,多读些文学著作、哲学书籍、心理学案例,让我们随时明白学生的心理需求。(3)锤炼教学语言。课堂语言要精练,每句话都要有针对性;讲课时要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知识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不高估也不低看,把握好度。
  讲授时机的把握
  一堂好课不仅体现在讲授内容取舍得当,讲述方式灵活多样,更体现在讲授时机把握准确,该讲则讲,讲到学生的心坎上,扣人心弦。讲授时机的把握要根据授课的类型、手段等因素而定。用多媒体授课展示材料时切记不能讲,这就是俗话说的一心不能二用,学生专心看材料时,你讲他们未必听得进去,讲也只是徒费口舌。用传统方式授课,学生阅读教材,对问题进行思考设计时,教师最好不发一言,以免打乱孩子的思绪。当学生对教学材料进行分析、整理过程中出现困惑,举棋不定时或者学生就某一问题出现分歧、进行辩论无果需要裁决之时是教师讲授的最佳时机,因为学生有需求,我们讲时他们才能用心去听、去琢磨、去领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把历史课上好、上出特色,就必须根据课堂实际和学生的状况把讲授这一技能发挥到极致,也就是说把课本知识整合内化为我们自己的知识然后用形象生动精练的语言传授给学生。
  (作者单位:陕西省洛南县第二高级中学齐亚利;陕西省洛南县柳林小学王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