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马 萍

字数:1492 2024-02-25 版名:教育理论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离不开数学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授课中,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将孩子兴趣跟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更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我是通过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兴趣的。
  直观教学培养学生感性思维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仍然处于五官带来的最直接的感觉,强行概念化的灌输必然导致他们的不适应,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很难建立具体的模型,这时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切实感受去发现数学问题,让感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对数学产生具体概念。
  比如,在讲解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让孩子回忆与朋友交换玩具,与家人分享食物来感受自己手里东西的增加与减少;在讲解应用题时,可以创造一个具体的环境,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地方,如游乐场、超市等;在讲方位和距离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根据自己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来介绍他们到校的路线,老师制作一张本地的简易地图,标出主要建筑,让同学们找出自己家庭的方位,然后思考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几条路,中间经过几次拐弯,方位如何表示,走哪条路更近等。这样的方法,让孩子更感性地去认识数学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将教学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相关数学课程表明,数学教学一定要和生活实际相连接。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就是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连接在一起的,数学教材内容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以及学生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创建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观察、沟通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接触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知识作一下调整,选取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情境与问题。教师要把社会生活的题材导入教学当中,给教材知识赋予全新的内涵,可以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探索数学,感受身边的数学,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强化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比如,在讲到人民币的认识时,很多学生的思维转换比较慢,不能灵活运用。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设置情境,“小明礼拜天去文具店买文具,一个文具盒20.4元,一个笔记本18.6元,小明需要带多少钱?他可以带多少面额的人民币去?又应该找回多少钱?”这时让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生活经验,也促进了思维发展,提高了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兴趣培养
  教与学是一个和谐统一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因素。小学生的特点是他们有很强的依赖性、服从性和模仿性,他们更多地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又缺乏必备的能力,所以他们很依赖身边的人;他们很小,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都需要别人的认可,对父母和老师讲授的一些观点都有很强的服从性;而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和事,他们也有很强的模仿性。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更愿意接受老师,接受老师向他们讲授的数学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学习和自身的进步更好地赢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赞誉。
  例如,身为一名小学教师,一定要真正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要积极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不唯成绩论,不唯听话论,而是要真正地做到一视同仁,跟学生平等相处、交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去引导他们,真心爱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引发刺激效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是挖掘学生数学学习潜力的先决条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陕西省旬邑县逸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