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琴留余韵 匠人存匠心
□晋华
字数:1410
2024-02-21
版名:文化
古琴是中国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行云流水的古琴演奏,绕梁三日的天籁之音离不开斫琴师的贡献,古琴里蕴藏着无穷秘密,琴弦上振动着千古风骚。与先秦著名乐师师旷同一故乡——古晋国(今山西洪洞)的张浩,是目前山西唯一一位沿袭古法斫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秉承唐代斫琴工艺、工序,传承着蕴含在古琴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张浩的“斫音琴社”在太原城乡接合部杏花岭区的小窑头村非遗小镇里,挂有“善斫”牌匾的屋子是张浩斫制古琴的工作间。古琴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制作古琴称为“斫琴”,制作技艺极其复杂,根据工艺流程,需经过择材、制图、造型、槽腹、合琴、试音、裹布、刮灰、打磨、上漆、上徽、擦漆、上弦等十几个步骤200多道工序,需要三至五年时间才能完成。张浩沿用的是唐代流传至今的古法,从工序到材料只增不减,在他看来,漫长繁琐的斫琴过程倾注了一个斫琴师的良苦用心,斫琴的过程也是斫心。
“每张琴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它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打动人心的声音。”好的琴音色饱满、纯净、通透而有厚度,发自于共振合理的腔体,所以斫琴的关键工序之一便是决定音色好坏的掏膛挖琴腹。需要先制作面板,再制作底板,然后组合试音,视声音情况来逐步调整面板膛内的厚度然后合琴。在张浩眼里,挖琴腹是件很有技术含量又让人愉快的工作,最需要的是精准与小心,圆铲、扁铲、半圆铲、直铲及各种大小的刨子轮番上阵,他通常一边用铲掏,一边敲击木料辨听声音。初挖琴腹后,便可在底板上开“龙池”和“凤沼”两个音孔,再把面板与底板虚合在一起放在琴绷上继续试音。“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图快,否则美妙的琴音可能就会与你失之交臂。”为此,张浩把古琴拆合十几次也并不鲜见。
从制作工艺来看,说古琴是一件艺术品一点也不为过。斫琴,是一门制造振动和抑制振动的艺术,制造振动指木胚,抑制振动指灰胎,一抑一扬都有阴阳和合、纵横捭阖之术。灰胎髹饰更是个漫长的过程,首先要裹布,对于裹布所用的布料,张浩用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待夏布干透后,开始刮灰上漆,按照传统斫琴法,灰胎要使用天然生漆。生漆的预加工处理及上漆、刮漆、灰胎、裹布、干燥的过程前后就要一到两年时间,光刮灰一项就需要一年时间,上漆也需要六个月,而且每天只能刷一道。“原料的使用方面,选择的木材、生漆、鹿角霜等质量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琴音的优劣。”
张浩生于20世纪70年代,山西太原人,13岁开始学习音乐,曾是军乐团非常优秀的萨克斯演奏员。谈到他与古琴的结缘,张浩清晰地记得,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开幕式上千年古琴配合卷轴拉开了表演的帷幕,那张从唐代流传至今的古琴“太古遗音”,一指拨弦的厚重使人灵魂震颤。当时的他坐在电视机前,独特的曲调顿时让他着迷,激起了他学琴、斫琴的想法,他想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琴并弹奏出美妙的乐曲。
为了更好地传承古琴文化,张浩于2010年创办了斫音琴社。他决定尽量遵循古法工艺、工序、材料等,在发掘古人技艺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只有先继承传统,才谈得上创新发展。也因此,张浩从木材选择、构件测量、木胎加工、生漆提纯、雕琢工艺等多方面入手,走上了古琴斫制之路。就这样,斫音琴社成立的十多年时间里,他用匠心,填补了山西“古法手斫古琴技艺”的空白。
“我可能后半辈子都离不开它了。”斫琴对张浩来说不仅仅是职业,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灵魂的触碰,也是一种人生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