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力量

字数:1640 2024-02-21 版名:新闻

  背景:《意见》提出,支持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推动“请进来”“走出去”有效联动。高校可依托实验室资源申报科普基地,结合自身科研优势,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并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中增加“科学传播”等评估指标,鼓励实验室制作多种形式的科普资源,并充分利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做好集中开放与日常开放,面向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科技素养。教育部将支持鼓励高校进一步结合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组织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深入参与开放日等科普活动;制作科普资源,包括科普展示、演示实验、高新成果展示等,并设置互动项目,使社会公众近距离感受高新技术;和中小学加强对接,便于中小学联系高校安排开放活动,使中小学生多参加开放日等科普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将开放日等科普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持续有效开展科普活动。
   北京科技大学:“高校+”赋能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
  北京科技大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70余年来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给学校师生两封重要回信精神,深入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部署要求,积极探索高校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模式,努力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赋能增效。
  一是建设中小学精品课程。发挥学校学科优势,打造由院士领衔主讲的《大国钢铁》系列公开课等科学教育精品课程。主动对接中小学开展联合教研、共享优质资源,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与高校人才需求有机衔接。协助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开发科学教育课程、制作科学教具、编写课程讲义、开展学生实验,共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北京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探索构建基础型、拓展型、创新型科学课程结构,形成特色鲜明、螺旋上升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围绕中小学生创新、创意能力设计等8项评价指标,搭建学校附属中小学科学教育能力评价与持续改进管理平台,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科学素养能力提升方案。
  二是创新大中小一体化培养。持续完善理科实验班、工科实验班培养方案,创新开设材料国际班、黄昆班、纳米班等培养班型,在全校所有专业实施本研贯通。探索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培养,构建由七大类项目(前沿讲座、科学体验、科学课程、科创项目、科技竞赛、科普实践和成果孵化)组成、具有“一二三四”(一体化、二融合、三协同、四结合)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科学研究与科学教育相互促进。开展“大学教授进中学”“科普云课堂”等品牌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主讲,提升中小学师生科学素养。
  三是强化科学教师交流互动。制定激励措施支持学校教师以讲座嘉宾、科技辅导员、指导教师等多种形式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与清华大学附中、西藏江孜高级中学等签署合作协议,依托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培训与实践基地,开展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培养,提升科学教师队伍水平。举办“钢铁脊梁向未来”科学教育创新与发展论坛,云集130余名院士、学者、中小学教师,共研科学教育发展新思路新举措。
  四是践行服务社会职责使命。依托3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90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积极举办“i科学”公益行动、科学嘉年华、公众开放日等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开放实验室及科研教学设施。10余年累计服务各地科学营、科普夏令营中小学生1万余人,多次获评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优秀组织单位。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5年来2万余名大学生走进乡村中小学开展公益科普。向定点帮扶的甘肃省秦安县捐赠自主研发的科学教育设备,开播科普云课堂,指导建设一批科学教育基地,赋能当地乡村振兴及科学教育。
  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承担着重要任务。下一步,学校将着力开展“五个一批”工程(即培养一批科学教育名师专家,开发一批科学教育精品课程,打造一批科学教育活动品牌,形成一批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创建一批科学教育优质基地),锚定目标,持续发力,为中小学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