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计算能力 聚焦课堂教学

□门文娟

字数:1534 2024-02-04 版名:教育理论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认为在教学中,重视以下教学环节,可以优化计算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开展情境化教学,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由此可以说明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需要,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在学生愿学、乐学的心态下,教师向学生传授计算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教师应该展开情境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如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游戏化的情境、悬念式的情境、开放性和探索性情境等,这样一来,学生处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学习的乐趣就会比较浓厚,对计算技能的掌握也会更加轻松。
  二、鼓励多样化算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提出“算法多样化”,就是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计算方法,只要学生能够真正熟悉和了解基础的技能与数学学习内容,就可以至少得出一种算法。在学生完成计算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散思维,讨论交流,发现更多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于学习内容的印象,还能够创新思维,优化比较计算策略,通过比较辨析,让学生从表面的“同”中悟出本质的“异”,从而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这也给学生创设了机会,提高了他们思维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并在探索中不断充实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
  三、呈现计算中的错误,加深学生纠错印象
  在计算过程中,错误可以说是最普遍的,尤其是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或者是一些知识点容易混淆的计算题,更是非常容易出错的地方。一些教师对于这些错题十分头疼,认为这些错误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教师和学生都非常焦虑。其实,计算中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甚至要凸显、呈现计算中的错误,因为这些错误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错题,改正错误,分析原因,并为学生出一些类似的题目加以巩固,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四、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计算习惯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计算习惯的影响。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计算习惯,认真审题,积极思考,书写规整,条理清晰,认真检查,才能规避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个又一个的差错。为此,教师应该训练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计算的规则和顺序,积极做好计算习惯的养成工作。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审题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准确理解题意是审题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仔细阅读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符号,认真抄写数字和符号,只有看清每一个数字和符号,才能避免马虎带来的计算失误。
  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能增加美感,而且能增加清晰感,从而减少错误率。有些学生在计算中书写潦草,0和6分不清等,导致错误,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就要要求学生做到一丝不苟、工工整整地书写。
  验算习惯。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因此要求学生计算之后,积极进行检查和验算,检查时做到耐心、细心,如果发现错误,及时加以改正。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掌握计算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旬邑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