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估算教学

□郭朝雨

字数:1552 2024-02-04 版名:教育理论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对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应当提升学科关键能力。小学阶段,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为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一、正视估算教学的价值
  现阶段,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估算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并设置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及要求,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情境完成估算任务,且能清楚解释估算的进程。另外,学生还需对估算方式加以熟练掌握,以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估算方式,进而强化自身的估算意识,为后续数学教学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估算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保持长久的耐心,通过长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对与数字有关的事物进行观察,如室内面积、课本的长宽高以及人的身高、体重等信息。由此,通过长期的思考,学生能够养成敏锐的观察习惯,对信息的获取能力也得以提升。此外,估算教学的开展还可以使学生养成检验计算结果的意识。具体而言,当学生完成计算,可通过估算的方式判断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从整体上提高正确率。
   二、优化口算技巧
  估算本身属于粗算的方式,在具体的估算教学中,若学生仍旧以笔算的方式进行估算,则自身计算能力的培养会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为提升估算教学质量,教师就需要正确认识估算教学的关键点,加强对估算技巧、方法的掌握,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其在允许的范围采用更加简单的方式进行口算,最终实现学生估算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与减》这一课时,学生在估算456+127这一题目时,教师就可以教导学生应用一数增一数减这一技巧,将上述题目转换为450+130或是460+120,通过这两种方式均能得出580这一估算结果,而原题目的精算结果为583,符合估算要求。由此可见,通过这种方式,估算过程的简约性得到体现,估算结果的准确性也能得到增强。
  三、加强对估算技巧的练习
  基于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还需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机会。对此,在估算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多样化的估算练习活动,在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加强对估算技巧的掌握,进而体会估算教学的乐趣。此过程中,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自主练习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能得到充分体现,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为其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助力。
   四、分层开展估算练习
  在估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充分认识到学生在估算水平方面的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继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其设计个性化的估算练习方案,保障练习题目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还能使学生感受到通过练习产生的成就感。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与减》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基于班级学生估算能力的不同,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并分配对应的学习目标。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根据教材知识点设计基础的估算练习题目,以增强其对加减法应用技巧的掌握。而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在开展估算基础练习的同时,融入兼具加减法的综合性题目,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良好培养。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在丰富估算题目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开放性估算问题设计及生活实际内容,鼓励学生探索一个题目的多种解法。这虽然会增加学生练习难度,却会使其做题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进而实现其发散思维的有效拓展,最终实现对估算技巧的创新应用。由此,学生的估算水平得到提升,数学思维的培养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其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红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