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次 “听而不语”的尝试

□王晓菲

字数:1198 2024-01-31 版名:成长
  “妈妈,我不想开学。”“儿子,我也不想。”明明知道不该在孩子面前这样说,可是这真的是开学前心情的流露。他是一名初一的学生,我是一名教师,孩子玩了一个假期,不想从自由松散的日子回到校园,可是作为教师,我们何尝不为开学而焦虑?开学后一应事务都会接踵而来,琐事烦扰让教师的教育之路走得如履薄冰,在与学生的斗智斗勇间换来的是身心俱疲。可一次偶然让我体会到了新学期“听而不语”的美好。
  开学初,新的班级,新的学生,新的家长,这些让我们应接不暇。再看班级里,排座位、录学籍,取学生信息、家长信息,订水、订餐,安排班干部、值日生、课代表,划分小组,告知学生校规、班规、班级考核细则,等等,所有的事情班主任都得亲力亲为。最重要的是,头一两个周是养成班风学风的好时机,各班主任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一双慧眼盯紧了每个学生,以防日后谁成为“不安分的分子”,这些都让我们焦虑不堪。
  那年开学很多事情都赶在一起,我一上火嗓子哑了,在最严重的时候基本发不出声。我整天在班上干着急也说不出话,只能拣着最重要的、不得不说的话讲,其余的都记在本上,寻思等着嗓子好了再说。可是,不知是夏天天干物燥,还是我心火旺盛,一连几天也不见好转。在以前本该说的话,只能一拖再拖。可是一周过去了,有任课老师说:“王老师,在你班上课真好,学生特别积极。”“是呀,学生真懂礼貌,今天我放在门口的化学仪器,不用咱说,孩子就帮着清洗,还送到办公室了。”“嗯,在小组合作的时候,看着有的同学不会,小老师们看起来比我这个老师还着急。”老师们言语中透出对孩子们真心的夸赞。我心想,我这还什么也没做呢,又一想,这是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呢?
  “无为”的前提是“有为”。回想这几天,因为无法多说,我便精简着说,少说,反而对学生影响更深;因为无法多说,我便只能多做,身教,反而对学生触动更大。我这不是因祸得福吗?本来感觉眼前漆黑一片,不承想,收获的却是那熠熠星光。
  这让我想到了有一次全家出去旅游,我特别不给力,出去几天病了几天,照顾自己都很困难,孩子只能由爸爸看着。在那几天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孩子和爱人。在家凡事都需要大人督促的孩子,出去以后,小大人一样给妈妈拿东西,早晨四点多随团出发,他一骨碌爬起来,自己洗漱穿好衣服。老公更是像取经路上的沙僧一样,千斤重担一身挑,所有的事情安排妥当,我只需到点被领着去坐车,被带去吃饭,到了景点自顾欣赏,爸爸领着孩子边看边解说,这个平时不耐心的男人,那时那么可爱。
  原来不是孩子、老公不优秀,是我没有给他们优秀的机会。对学生也是,老师给他们指出方向,告知处事方式的正误,让他们在原则内自由成长,这样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开学初,教师少一些咄咄逼人的说教,多一些和风细雨的滋润;少一些高高在上的指使,多一些身体力行的示范;少一些自认为是教育而不被学生接受的“爱”,多一些有智慧能被学生悦纳的爱,那么,我们会从容地收获种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