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探索

□韩小玲

字数:1554 2024-01-28 版名:教育理论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流动,这些进城务工的人员由于基本素质的差异,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随之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单亲家庭的急剧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等。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因父母的离异或长期在外务工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摧残,这类学生的心理变化极为复杂,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失落型
  学生因年龄尚小,对事情的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非常有限,对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感觉自己失去了父母的爱,因而性格变得孤僻起来,他们离群索居,悲观消沉,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
  自卑型
  由于学生自身认识水平不高,对于父母的离异或久出不归不能正确地理解,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这类孩子衣帽不整,情绪消沉,对人缺乏信任,有时还会产生厌世情绪,对生活失去热情。
  叛逆型
  这类学生自尊心极强,漠视周围人的存在,容易对别人产生敌意,常常有意寻衅,同学、师生关系都很差。
  恋校型
  在这类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因为在家中得不到温暖,所以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学校,他们热爱班级,喜欢亲近老师和同学,将老师视为父母,将同学视为兄弟姐妹,但极不愿听父母的话。
  经过实践观察发现,问题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多疑等多种心理疾病,使之外在行为失调。如果老师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思想问题,不能够对症下药,那么学生的心理疾病将会更加恶化,以致影响到他们美好的前程。
  那么怎样帮助这类学生重新振作起来,端正人生的航标,点燃生活的希望呢?我认为,以爱为基石,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一、沟通,从心开始
  有效的沟通,应该触及孩子的心灵。在我所带的学生中,有一个小女孩,父母离异,爸爸正在监狱服刑,妈妈身处异乡打工,孩子多年一直跟随奶奶生活,老人在生活起居上对孩子无微不至,可对于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往往从不过问,长期以来,孩子形成了自我封闭的心理,一点点小事都会成为其哭闹蛮横的导火索。当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主动亲近孩子,和她讲了许多单亲家庭中孩子自立自强的故事,要求她帮我抱作业、擦黑板等做力所能及的事,以此表扬她聪明能干。鼓励她与同学在集体活动中一起合作,这样一来女孩的性格逐渐开朗了起来,课堂上高高举起的小手中有她,课间嬉戏玩耍的人群中有她,作文竞赛的领奖台上还有她……
  通过大量的工作,她对父母的离异在认识上发生了质的改变,即:不管父母处于怎样的状态,他们对自己的爱不会改变。
  二、用爱播撒雨露
  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老师需要扮演好“爱神”的角色。首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密切关注这类孩子思想感情的起伏,在学习、生活上多鼓励,当取得成绩时,报之以鼓励的微笑;当他们遭遇失败时,给他们塞一张纸条,帮他找一找失败的原因,重新树立起前进的信心。总之,孩子能从老师细微的言行中感受到爱的幸福与力量。
  当然,在学习和生活中,根据不同的学生应给他们提出合理的要求,坚持动之以情的原则,帮助这类学生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情绪上的偏激性、行为上的冲动性,逐步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三、凝聚“家”的温馨
  发动全班同学关心特殊群体的学生,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这一方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我以班干部为核心组成几个“帮扶小组”,有针对性地帮助这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各小组建立帮扶档案,详细记录被帮扶者的成长过程,定期分享好的帮扶经验,对于做得好的小组予以奖励。以此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强化每个人乐于奉献、关注他人的精神。
  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无论他来自怎样的家庭,自身存在多大的问题,只要他是我们的学生,我们就应该把爱的阳光洒向他们,用春风吹绿小草、融化坚冰的力量,在孩子们的心里播种希望。
  (作者单位:陕西省三原县和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