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机制”来了,教师何为
□高 杰
字数:1831
2024-01-24
版名:声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教师退出机制”自提出以来备受关注,但结合教育环境和教师工作的实际看,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文件层面。毕竟,在我们的传统思想里,“端别人饭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前,不少地方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师退出机制”,对于“教师在什么情况下要退出”这一关键问题进行了回答。让“教师退出”,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问题,也是社会性的问题。近几年“教师热”现象一直存在,“一编难求”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能够经过重重竞争“上岸”,让他们格外珍惜工作的机会。但也有极少数的人,没有责任心、缺少敬畏感,对工作敷衍,待学生无爱,更谈不上专业发展的追求,甚至在自媒体、朋友圈等仗着“教师的身份”,发表极不恰当的言论,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生态、损害了教师形象。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退出机制”应该是具备一定震慑作用的“良方”。但是,我们也必须客观地看到,“退出”并不是目的,提高队伍建设的成效,激发成长的自主性才是真正的目标。
对于多数教师而言,无须因“教师退出机制”而产生焦虑,是否会成为“退出”的对象,主动权其实就在教师自己。应对日益高涨的“退出潮”,在做好日常教育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对几个“老问题”进行“新思考”,从而生成符合时代特征的“答案”。
一问:“于我而言,教师职业意味着什么?”这其实是对从业的初心回望。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代表,在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的同时,鲜明指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中国的“教育家精神”正式提出。无论是“四有好教师”标准还是“教育家精神”,都是从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提炼出来的精髓,其根植于教师,又作为一种目标追求推动教师不断往更高的层次迈进。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我们的现状更多的是“低头拉车”,是躬身实践,却忽略了“抬头看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看“于我而言,教师职业意味着什么?”的问题,要在增加职业认同感的同时,增强职业的崇高感和使命感,有了这样的主观认识和前进动力,成长就是时间的事了。
二问:“我可以成为一名怎样的教师?”唯物辩证法指出,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一个人具有怎样的思想认识,也一定会反作用于他的行为举止。对于教师而言,明晰了意识层面“想成为怎样的教师”之后,就能够在现实环境中尽己所能、调集资源,朝向自己所希冀的方向努力。这也是很多学校要求教师制定职业规划的重要原因。
如今的教育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数字时代“原住民”的学生身上包含了更多的可能性,教育技术不断迭代、教育理念层出不穷,教师如果还停留在“靠经验、吃老本”的认识上,就跟不上形势的变化,自然会走向“退出”的边缘。教育最大的魅力是让我们一直置身于“学习”的情境中,而“教”与“学”从来不能人为地割裂,是有机统一的。回答“我可以成为一名怎样的教师?”首要的还是解决学习的问题,一方面要看到现实的变化,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当自身与环境产生不对等的“距离”感,教师的发展内驱力就会得到强化,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消除“距离”,在课程的实施、课堂的变革、育人的方法、技艺的提升等方面找不足、强短板,而一个始终保持学习劲头的教师,根本无暇理会所谓的“职业倦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总会对现实有所回应,获得感也会油然而生。
三问:“‘退出时代’来临,教师该如何自处?”优胜劣汰是自然进化的规律,“教师退出机制”的逐步落地是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外部力量。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对照“退出”的标准,站稳三尺讲台,钻研学科教学,守好家校边界,不做违背师德师风的事情,就不必担忧“退出”的问题。在努力完成教育职责的同时,教师还要好好充当社会者的角色,履行自己作为父母、子女、爱人、朋友的职责,好好享受生活,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当然,也有教师表示,学校管理层用“退出机制”作为理由,以强硬的表达要求教师敬业精业,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以及教师身上自带的教育者秉性看,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待商榷。因为在学校这样的集体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真诚的引导比“善意的恐吓”更得人心。
努力做好自己,“教师退出机制”并不可怕,还能成为推动素养提升的一个新的“风口期”。
当前,不少地方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师退出机制”,对于“教师在什么情况下要退出”这一关键问题进行了回答。让“教师退出”,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问题,也是社会性的问题。近几年“教师热”现象一直存在,“一编难求”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能够经过重重竞争“上岸”,让他们格外珍惜工作的机会。但也有极少数的人,没有责任心、缺少敬畏感,对工作敷衍,待学生无爱,更谈不上专业发展的追求,甚至在自媒体、朋友圈等仗着“教师的身份”,发表极不恰当的言论,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生态、损害了教师形象。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退出机制”应该是具备一定震慑作用的“良方”。但是,我们也必须客观地看到,“退出”并不是目的,提高队伍建设的成效,激发成长的自主性才是真正的目标。
对于多数教师而言,无须因“教师退出机制”而产生焦虑,是否会成为“退出”的对象,主动权其实就在教师自己。应对日益高涨的“退出潮”,在做好日常教育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对几个“老问题”进行“新思考”,从而生成符合时代特征的“答案”。
一问:“于我而言,教师职业意味着什么?”这其实是对从业的初心回望。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代表,在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的同时,鲜明指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中国的“教育家精神”正式提出。无论是“四有好教师”标准还是“教育家精神”,都是从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提炼出来的精髓,其根植于教师,又作为一种目标追求推动教师不断往更高的层次迈进。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我们的现状更多的是“低头拉车”,是躬身实践,却忽略了“抬头看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看“于我而言,教师职业意味着什么?”的问题,要在增加职业认同感的同时,增强职业的崇高感和使命感,有了这样的主观认识和前进动力,成长就是时间的事了。
二问:“我可以成为一名怎样的教师?”唯物辩证法指出,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一个人具有怎样的思想认识,也一定会反作用于他的行为举止。对于教师而言,明晰了意识层面“想成为怎样的教师”之后,就能够在现实环境中尽己所能、调集资源,朝向自己所希冀的方向努力。这也是很多学校要求教师制定职业规划的重要原因。
如今的教育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数字时代“原住民”的学生身上包含了更多的可能性,教育技术不断迭代、教育理念层出不穷,教师如果还停留在“靠经验、吃老本”的认识上,就跟不上形势的变化,自然会走向“退出”的边缘。教育最大的魅力是让我们一直置身于“学习”的情境中,而“教”与“学”从来不能人为地割裂,是有机统一的。回答“我可以成为一名怎样的教师?”首要的还是解决学习的问题,一方面要看到现实的变化,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当自身与环境产生不对等的“距离”感,教师的发展内驱力就会得到强化,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消除“距离”,在课程的实施、课堂的变革、育人的方法、技艺的提升等方面找不足、强短板,而一个始终保持学习劲头的教师,根本无暇理会所谓的“职业倦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总会对现实有所回应,获得感也会油然而生。
三问:“‘退出时代’来临,教师该如何自处?”优胜劣汰是自然进化的规律,“教师退出机制”的逐步落地是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外部力量。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对照“退出”的标准,站稳三尺讲台,钻研学科教学,守好家校边界,不做违背师德师风的事情,就不必担忧“退出”的问题。在努力完成教育职责的同时,教师还要好好充当社会者的角色,履行自己作为父母、子女、爱人、朋友的职责,好好享受生活,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当然,也有教师表示,学校管理层用“退出机制”作为理由,以强硬的表达要求教师敬业精业,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以及教师身上自带的教育者秉性看,这样的管理方式有待商榷。因为在学校这样的集体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真诚的引导比“善意的恐吓”更得人心。
努力做好自己,“教师退出机制”并不可怕,还能成为推动素养提升的一个新的“风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