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缩短学制”不能仅仅“辟谣以对”

□许朝军

字数:1345 2024-01-17 版名:声音
  小学改为4年学制、取消中考……近日,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设立一批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有关通知印发后,网络上出现一些传言。针对这些不实信息,教育部公开辟谣,表示相关改革并无缩短学制、取消中考等内容,公众不要轻易采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1月7日新华社)

  2023年12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和实验校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在全国设立64个实验区、192所实验校,深入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教学方式改革,着力解决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探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践模式,总结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在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也就是说,“实验任务”聚焦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其中涵盖“五育并举”、区域课程、教学评价、教研支撑、数字赋能、科学教育、读书行动等诸多方面,何来缩短学制、取消中考之说?
  原本无中生有的信息,为何能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及其他网络平台混淆视听、掀起一波又一波让人们久久不能平息的“伪命题”式谣言?背后原因还是值得关注和深思的。纵观所谓的“谣言式”“义务教育实验重点”,内容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缩短学制、取消中考,二是关涉普及高中教育。
  明明无中生有和“伪命题”式传言为何甚嚣尘上?一方面是个别培训机构为了炒作和刺激家长的教育焦虑,为炒热培训市场而信口雌黄,另一方面则是一些自媒体在炒热点,从“引流”“炒热”等角度,随意解读教育政策。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敏感度和舆论关注度较高,很容易成为舆情“燃点”,结果不少公众跟风谬传导致“伪命题”泛滥成为公众舆情关注焦点。与此同时,相关教育热点难点政策解读得不到位以及与公众关切存在距离感和时间差、社会公众尤其是家长群体基本教育政策观念、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还存在不科学、不到位、不理性的短板,等等,导致“缩短学制”类传言很快升温成为舆论焦点,当“辟谣”不得不赶紧系上鞋带出发时,谣言已经跑了一大圈后讪笑退场了。
  面对“缩短学制”等谣言,必须采取科学措施形成治理氛围追求治理效果,坚决遏止其屡屡兴风作浪误导公众的畸形。首先,教育部门应该走出“辟谣”被动,针对义务教育学制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管理改革等,进行科学的权威解读,同时积极加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宣传力度。一方面提高全社会依法办教育、依法支持教育发展、依法创设良性教育发展氛围的积极意识,另一方面也有效引导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群体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端肃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家校社合作育人的良性发展生态。其次,教育、文化、网信、市场监管、公安等有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开展专题性自媒体和网络平台教育信息制作发布传播执法监督检查。教育舆情是社会舆情的焦点,也是公共秩序和公众育人行为的敏感点,在这个领域绝不能允许妖言惑众冲击社会治理秩序,也不能任由非法信息误导公众制造和贩卖教育焦虑影响“双减”成效和育人方向改革,对其进行专题执法监管和治理端肃,这也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重点和关键。另外,从信息公开、政策解读方面而言,涉及教育公共政策和教育改革的热点焦点领域,必须建立及时到位的信息公开、信息解读机制,用信息公开识别和跑赢信息炒作的丑陋伎俩,这也是从根本上遏止“缩短学制”之类妖言惑众的科学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