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扬帆,热爱领航

——《愚公移山》同课异构活动有感

字数:1173 2024-01-17 版名:成长
  □李敏
  教学时间越久,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动力”这句话越是深以为然。深情的朗读,精彩的发言,匠心的作业,踊跃参与课本剧、辩论会等活动,都是兴趣根植于学生心中萌发出的枝叶,保持热爱这粒种子终会以蓬勃的姿态结出果实,长成大树。
  往往教学成绩好的课堂:教师激情教学与学生热情学习相得益彰。缺少兴趣的课堂却大相径庭:学生敷衍了事与教师茫然失落恶性循环。兴趣已然是决定课堂的温度与教学效果的关键。
  两堂《愚公移山》同课异构的课堂呈现就是有力的说明。授课教师除了要突破陌生环境、陌生学生、已学文本的重重壁垒、基础平平的上课学生外,还要顾及诸多听课教师,面临随时“被迫营业”的挑战,诸多的困难俨然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横亘在师生的面前。
  果然,课堂的打开方式并不理想:简单的问题回答学生寥寥无几、声音微小,一段时间教师都在寒冬室外般清冷的课堂里踽踽独行。渐渐地,课堂在悄然升温!或许是被耳目一新的内容吸引,或许是惊喜于老师回答问题要撞拳还会发小礼物,或许是折服于富有知识含量、思想含量的课堂总结。兴趣的光芒在课堂的角角落落熠熠生辉:孩子们扬起脸庞,紧紧注视着老师;时而眉头颦蹙,时而会心一笑频频点头;手臂高举,小脸涨红,跃跃欲试……
  激发兴趣在于教师对语文外延的拓展。王君老师在贵州仁怀支教评课时指出,课堂教学的痛点首先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太稀薄太浅薄,都是学生在文本中一读就懂或教辅书上一查便知的内容,课堂干货不足,学生捧着一颗心来却没有带半根草去,久而久之自然会丧失兴趣。执教的年轻教师教学设计充分拓展了文本的解读空间,抓住“难”梳理故事内容,既读出文本中任务重、条件差、路程远的显在困难,又聚焦对比妻子智叟愚公的语言和动作,读出隐藏在文本深处愚公信心与决心之难能可贵。恰当链接沙特阿拉伯开山的材料,拓展新时代“移山”精神旨在造福全人类的大国风范,推动“难”的解读再上台阶。本文的神话结尾老师还适时推荐阅读《山海经》来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浪漫。这样的课堂扎根在民族文化里,气象万千、格局宽广,学生怎能不慨叹!
  激发兴趣在于教师对语文内涵的深度挖掘。新课标教学所倡导设计层面的“任务群思想”,就是引领学生由内容到本质、由点到面地纵深学习,教师要教学生从文字表面滑行扎到文本细处、深处探索。执教的中年教师课堂伊始就以给愚公贴标签推荐参加《感动中国》的任务来激活学生思维,设置“愚公移山是为谁”“移山成功因为谁”的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辨,一步步个性化地解读出视野开阔、思想通达、厚爱故土的愚公形象。再通过给愚公写颁奖词的任务来深化对“梦想家、诗人、哲人、精神领袖、英雄”等评价的内涵。这样的课堂大放异彩、别有洞天,扎根在民族魂里,学生怎能不迷恋!
  深爱语文的师生们,请心怀兴趣与热爱扬帆领航,奋力划动阅读与思考的船浆,在如海般广袤深邃的语文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