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求索 探“地”无尽

——追忆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知微

字数:3165 2024-01-10 版名:文化



  顾知微(1918—2011)
  地层古生物学家,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随后进入云南省地质调查所工作,1944年进入重庆前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1950年至1955年,被地质部借调,开展煤田地质调查。1951年以来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顾知微是我国双壳类古生物学的学术带头人,也是我国非海相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古生物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地质学会、贝类学会会员,国际侏罗纪地层分会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常务理事、荣誉理事。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
  顾知微院士从来都不是一位只在书斋里做研究的科学家。
  20世纪40年代,顾知微在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让他成为当时的学术新星,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国家的需要,他花了数年时间转而进行煤田地质调查;之后又放弃了熟悉的海相三叠纪地层和化石研究,转向中生代和新生代,主要从事侏罗、白垩两纪非海相地层和双壳类化石这些当时还处于一片空白的研究领域,因为这些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和其他金属、非金属等宝藏。
  1958年,他提交的报告为大庆油田的发现提供了参考。1982年,顾知微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参与的“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正如他在文章《为科学而科学的路走得通吗》中所说,科学的本质是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服务,科学工作者不能关在实验室里……

1985年左右,顾知微在办公室工作

 1983年左右,顾知微(左)与学生在南京观察侏罗纪砂岩
 
 顾知微与夫人

    □张佳静

   求知若渴的昂扬少年
  1918年5月10日,顾知微出生在南京城南花露岗一座明代的大宅中。在家族老宅外有一大片空地,地形高低不平,辟有菜园,修有池塘,是顾知微童年时玩乐的好去处。这些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象和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陶冶了顾知微的情操,也对他后来投身地球科学研究产生了影响。
  1926年到1934年,顾知微先后在仙鹤街小学和南京中学就读。1938年,顾知微报考西南联大,选择了地质专业。进入西南联大后,“刚毅坚卓”的校训指导着他的大学生活,也影响着他后来的科学研究。
  地质学专业的学生每年到野外实习是必不可少的。教授们会亲自制订研究计划,把高年级学生的野外实习与研究计划结合起来。顾知微在大三、大四时,曾和韩德馨、胡伦积一组,被分派到曲靖、沾益、华宁、易门一带进行泥盆纪地层研究,随后他的毕业论文就选择以华宁盘溪的泥盆纪地层和古生物研究为题。西南联大系统而严格的教育和训练,为顾知微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为他终身从事地质工作和古生物学研究铺平了道路。
  1942年夏天,顾知微从西南联大毕业,在孙云铸的推荐下,进入云南地质矿产调查所工作,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地质调查所里的学术新星
  1942年至1944年,顾知微在云南地质矿产调查所工作,跟随孙云铸、袁复礼教授,继续本科论文中的研究,在云南盘溪、西龙区补充调查泥盆纪地层。1944年,经王恒升教授推荐,顾知微考入中央地质调查所(以下简称地质调查所)工作。顾知微在地质调查所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泥盆纪地层研究。顾知微的本科论文关注泥盆纪地层,在云南地质矿产调查所时延续了这方面研究,在川北江油进行石油地质调查时,他又对江油观雾山区泥盆系剖面进行了研究,并与在云南看到的剖面进行了对比,完成了论文《滇东婆兮区泥盆纪地层并讨论泥盆系含鱼层之层位》。
  第二是第四系洞穴层的发掘工作。1945年,顾知微与王存义合作,对川东歌乐山洞穴沉积层中的骨骼化石进行发掘,随后杨钟健对这些化石进行了鉴定。在发掘和鉴定之后,顾知微完成了《四川巴县歌乐山之洞穴与地文》一文,还写了《四川歌乐山人类遗址之再度探寻》的学术通讯。1946年,顾知微获得了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的第二次陈康纪念奖。
  第三是海相三叠系地层和瓣鳃类(双壳类)化石研究。在进行川西大渡河下游工程地质调查时,顾知微对铜街子组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个组属于早三叠世,修正了地层古生物学家许德佑的观点,于1948年发表《川西铜街子建造之晚期下三叠纪动物化石》一文,奠定了我国下三叠统上界划分的基础。因此,顾知微获得了1948年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的第四次许德佑纪念奖。
  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学者
  新中国成立后,顾知微意气风发。1950年,新中国建设急需能源矿产,顾知微被借调到地质部及华北地质调查局,参与煤田地质工作。1950年开春,他奔赴豫西宜阳、洛阳一带,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煤田地质调查。1953年又去冀南峰峰煤田工作了一年。1954年北上内蒙古,在石拐子煤田进行地质调查一整年。
  1955年,顾知微完成煤田地质调查工作,回到了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他再次考虑到国家发展的需要,主动放弃了熟悉的海相三叠纪地层和化石研究,转向中生代和新生代,主要从事侏罗、白垩两纪非海相地层和双壳类化石研究,因为这些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和其他金属、非金属等宝藏。
  1957年,顾知微带队在东北辽西地区研究中生代地层、采集化石,同时思考着这些地层的生油关系,在第二年举行的松辽平原石油地层现场会议上作了题为《简论松辽平原白垩系的年代划分与生油关系》的报告,这份报告为大庆油田的发现提供了参考。
  求真求实、知错必改的古生物学家
  20世纪50年代,顾知微从事的新研究方向——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和双壳类化石研究,还处于一片空白。顾知微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开拓研究,贡献突出。
  他在国内首先开创了陆相侏罗系、白垩系多门类化石的综合研究,组织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对东北松辽平原、浙江、四川和云南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细致研究了热河动物群,建立了我国侏罗纪、白垩纪四个大的和一些小的淡水瓣鳃类化石群,认为位于亚洲古陆的中国地域是欧亚蚌类古老起源中心之一。
  顾知微的学术成就,建立在他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学术品德基础上。进行某一项研究时,在深入、细致调查之后,他敢于否定不合理的权威观点,并提出更合理的新见解。1959年苏联古生物方面带头人马廷生教授来华期间,在讨论辽西等地热河群的地质时代时,顾知微坚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曾和马廷生产生争论。
  顾知微追求科学真理,一生奉行严格、严肃、严密、严谨的“四严”科学作风。他不怕否定自己过去的观点,把自己的错误公开写在论著中。
  1962年,顾知微出版专著《中国的侏罗系和白垩系》,首次对我国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全面否定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先驱葛利普等学者的观点,校正了葛利普及20世纪初由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中亚考察团在我国建立的陆相侏罗系和白垩系划分标准。
  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收集了更多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后,顾知微又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葛利普等学者的观点部分是正确的,比如对东北地区的地层划分,确实应该属于白垩纪,而对四川红色土层的划分是不对的,这些地层应该属于侏罗纪。在随后出版的专著中,顾知微及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修正。
   文采斐然的科普作者
  顾知微自幼爱好文史,下笔行云流水,撰文、写诗信手拈来。早在地质调查所工作时,顾知微就以辛浩为笔名,写了一系列科普文章,如《北京人——人类的祖先》《从雨花台石子看古代场景》《江流冲刷何时了:从长江变迁看下关码头的崩塌》《人间天上窥星星》。现在读起来,这些文章还是令人称赞的科普佳作。
  新中国成立后的两个月,顾知微在《新华日报》上发表《重新探索祖国的地下资源》,他号召地质工作者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亘古未有的欣喜和骄傲,重新用新的态度和方法去探索祖国的地下资源,打开这座宝库,建设贫困的祖国。
  顾知微把自己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概括为两个:第一是“以地层为纲”,化石的研究要为地质研究服务;第二是“不脱离实际”,化石与地层研究一定要考虑经济建设实际,不能为研究而研究。从大学时选择专业,到工作时改变研究方向,顾知微人生的每一个关键选择,无一不是以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为导向的。
  (据《中国科学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