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融入群众, 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 读《梁家河》

字数:1546 2024-01-10 版名:悦读

□汪建明
  此刻,我把读了五遍的《梁家河》放进了书橱中,虽说还是觉得没读透、没读够,但着实被青年习近平所感动。
  连续读的动因,来自于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一次回农村老家,父亲突然问我有没有《梁家河》这本书,他想看一下。六十多岁的父亲,小学毕业但识的字挺多,虽然平时也看书,不过大多以我们学过的课本为主,从来没有要看具体的哪一本。几日后,我把我的《梁家河》带回家送给了他。
  几周后,在我回家之际,他竟又提到了《梁家河》。他说:“这书实在是写得太好了!一个十几岁的娃娃离开爸妈,来到陕北那块贫穷到极致的地方,带领农业社的群众不惧苦、不怕累、不畏难、向好日子奔的精神令人佩服。他身上敢于拼搏、乐于奉献是那个年代、那群青年共有的特性啊!好,好,实在是太好了!”
  我着实被父亲打动了,一个农民利用生产生活间隙看《梁家河》,竟然还能对书有那么深的体会,实属不易啊!于是,我决定把《梁家河》再读一遍,一遍过后还是觉得缺少应有的感觉,终于在五遍之后好像找到了一点答案:只有融入群众,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习近平在插队几个月后回了一趟北京,返回梁家河之后,他就有了“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的想法。从此以后,梁家河的群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习近平。因为他在思考父亲习仲勋的话,“我父亲经常给我讲团结的道理,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用他的话讲,就是做每件事情不要只考虑自己愿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不愿意,因为你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就是不行的”。带着这样的“团结观”,习近平开始将自己融入群众、融入乡村。难能可贵的是他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慢慢地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也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
  习近平插队时,顶着“黑帮子弟”的帽子,所以招工、上学、当兵、入团、入党都与他无缘。可是倔强的他不相信梁家河的群众不接纳他,他一边带领梁家河的群众劳动,一边不停地向组织提出申请,八份入团申请书、十份入党申请书,足以说明他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下,都没有对党产生动摇和怀疑,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为群众寻求幸福出路的决心。
  偏远的梁家河,距离煤矿较远,远近的群众为了烧火做饭大量砍伐树木,所以造成了水土流失,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梁家河生产致富的进程。习近平看到了《人民日报》介绍四川大办沼气池既能解决群众的烧火做饭问题,又能解决农业用肥问题,所以他带领群众排除万难建起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延安地区当时人均粮食不足25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50元,锅里没粮,口袋没钱,是大多数陕北农民贫苦生活的真实境况,他毅然决然地带领群众打起了高产的淤地坝……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习近平知青生活的脚踏实地与艰辛,他与梁家河的群众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他与父老乡亲结下了至真、至诚、至纯的深厚情谊。
  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前夜,和乡亲们一直拉话到深夜。第二天起得较晚,当他推开门走出窑洞时,看到院子里站满了乡亲。他当着这些淳朴的老乡的面流泪了,也恰恰是这些人的心灵馈赠,使他的心与老百姓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使他的群众情怀与日俱增、日益深厚,那时一个坚定的信念在他心里扎下了根:要为人民做实事!
  《梁家河》一书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习近平——学习、生活、工作处处与群众融为一体。只有融入群众,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我一个出生在1970年代末的农村娃,从记事的那天起就在听老一辈讲述艰难困苦的生活,当然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也多多少少经历了一些,但总体来说生活是慢慢向好的,这离不开老一辈的艰苦奋斗,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精神恰恰就是全中国那代人都具备的。我想这样的精神不应该只停留在那个时代,更应该发扬传承下去,只有传承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