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设计让学生爱上语文作业

—— 以初中语文八下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业为例

字数:1571 2024-01-07 版名:教育理论
   □胡玉琴
  “黑云压城城欲摧,作业压人人悲催”“风萧萧兮易水寒,写作业兮不复返”,像这样学生吐槽作业的诗句比比皆是。为什么学生对做作业如此讨厌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有些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作业量过多,作业形式设计单一,作业评价缺少鼓励性等。要想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作业,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以初中语文八下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业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情境化——让作业更加亲切
  新课标要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关键一点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去完成任务。这要求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只有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才易于学生加快运用,才能调动他们完成作业的热情。如在设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业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同学们,保尔的家乡小镇谢佩托夫要建一座保尔纪念馆,分为四个展厅,“成长之路”“人物画像”“陈列物品”“经典语录”,请你根据以上内容,联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的内容,为设计者出谋划策。通过这种情境化场景的设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层次性——让作业更加精准
  初中学生语文能力参差不齐,语文水平差别较大,如果作业布置内容统一,形式单一,缺少层次,会出现优等生“吃不好”、中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下”现象。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我会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准聚焦,将作业分为基础题、提高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的题,实行动态升级。如设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业时,基础作业让学生给四幅代表保尔不同成长阶段的老照片排序,以此检测学生对情节的梳理,仿照事例给人物写一段话简介,考查学生对名著重要人物基本情况的熟知度。提高题让学生写一篇演讲词致敬英雄。分层作业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又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作业更加精准。
  三、跨学科——让作业更加有趣
  我们平常学习是分学科的,但是未来现实场景中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往往要用上很多学科知识。新课标也首次提出了跨学科,要求教学应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教师应融合各学科内容进行教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布置跨学科作业,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实践性——让作业更加全面
  初中语文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果只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就不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点。通过实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获取的知识更加全面。在上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我设计了以下作业:在第三展厅陈列物品中,设计者找到手枪、弹片、收音机、《牛虻》、手风琴等物品,假如让你当解说员,请你选择一样物品进行解说,并录制成小视频放在展厅播放。本题意在让学生深入地探究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把握保尔的形象。让学生明白保尔既有作为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又有作为英雄的信念和意志。小视频讲解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多媒体的运用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多元化——让评价更加客观
  传统的作业,评价主体总是老师,形式比较单一。现在网络比较发达,通过公众号、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发布作业,会引来家长、同学甚至社会上很多陌生人的围观。鼓励的语言,多角度的点评,对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在布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业时,我让学生写一篇“致敬英雄”的演讲稿,并在班会上演讲,然后我把演讲拍成视频,发布在班级群和抖音上,引得很多家长和抖友的点评。让演讲的同学获得了很大的鼓舞,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总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多元化的作业设计,为学生打开一扇“窗”,给予学生更多的学科趣味,让核心素养落实润物无声。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