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的实践

□王奶妮

字数:1447 2024-01-07 版名:教育理论
  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教授学生的知识的同时,更要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也不断地深入其中。新时代的数学教师不应只满足于让学生一算了之,应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丰富内蕴,渗透德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展现学科德育的优点。
  一、重视情境内容,不忘情感教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情境图比较多,有很多情境内容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值得我们去挖掘。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贯穿于知识教学中。
  如:在复习“时、分、秒”的教学中,以北京申奥成功人们的喜庆场面这一素材,引导教育学生体会身为中国人申奥成功的自豪、骄傲。
  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结合情境图拓展介绍祖冲之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要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雄心壮志。
  二、重视严格训练,培养良好习惯
  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要求学生学习要一丝不苟,良好的习惯就是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的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可以使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要从平时点滴做起,从课内外抓起,在教学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们可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让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贯穿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上。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或者抄掉的现象?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微杜渐,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小数点等必须写清楚、写规范,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重视计算结果,增强环保意识
  小学应用题中的许多计算结果颇具说服力,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迪。
  如:“据调查,5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以吃掉5000只田鼠。按一只田鼠糟蹋1千克粮食计算,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以保护多少吨粮食?”经过审题、列式、计算,当学生得出得数为5吨粮食时,可正面引导学生,猫头鹰不但不是有些人所说的不祥之物,而且是庄稼的保护神,是人类的朋友,应该从小养成爱护益鸟的好习惯。
  又如:“1公顷森林在生长季节,5天可以吸收45吨二氧化碳。照这样计算,100平方米森林每天可以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通过这道题的计算结果,学生明白了,原来树木竟有如此大的本领,它不但是空气的净化器,而且是人类生存所离不开的。引导学生要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鼓励他们从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做起。
  再比如:“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地流掉1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经过计算得知,一年要白白流掉四千多千克的水。在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大力提倡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让孩子们自己悟出“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的重要性,这比教师反复强调的效果要好得多。同时,通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领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乾县黉学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