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游戏吸引低龄儿童沉迷其中,您怎么看?

字数:2798 2024-01-03 版名:声音
  “点这,和我一起探寻真相!”“2023超解压小游戏,不用下载就能玩!”“我试了464次,仍然找不到所有乌龟”……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一些“不用下载轻松玩”的游戏正在吸引玩家的注意力,尤其是一些人物卡通、画面色彩艳丽、标题夸张怪诞的游戏,吸引了很多低龄儿童的目光。近日,不少家长向记者反映,自家孩子总喜欢抱着手机玩游戏“不撒手”,甚至偷玩游戏、藏匿手机,家长们对此苦恼不已。这些网络小游戏通过链接或小程序即可进入游戏界面,不需要下载、注册,不需要密码、验证码,也不存在每周游戏3小时的限制等。(2023年12月25日《法治日报》)

   给网络小游戏打一个“未保补丁”      □李英锋
  网络小游戏,侵权大漏洞。对于独立软件类(APP)游戏或传统认知中的“大游戏”,社会各界已出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目的提升了警惕防范意识,并用“青少年模式”“防沉迷系统”对未成年人玩游戏的身份验证、时间、时长、消费金额等进行了严格限制,尽管还存在着未成年人利用父母等成年人身份登录游戏、通过付费租赁账号玩游戏等规避防沉迷系统限制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游戏防沉迷系统已经日益完善成熟,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防沉迷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摁住了“大游戏”这个“葫芦”,却让网络小游戏这个“瓢”浮了起来。
  网络小游戏顾名思义,有着“小快灵便”等特点。网络小游戏多链接在社交软件或网页上,玩家无需实名认证,或只需初次实名认证(如某社交账号被家长实名认证过,根据社交软件运营商的合理信赖规则,后续有孩子使用社交账号时也会被默认为成年人),无需下载客户端,无需注册,无需密码及验证码,即可轻松进入游戏,且玩家随玩随上,随玩随下,游戏过程没有痕迹。网络小游戏看似简单无聊,但往往通过色彩艳丽的卡通人物或夸张、怪诞、激发好奇心的标题吸引低龄未成年人。不少成年人都会对网络小游戏上瘾,低龄未成年人心智发育尚未成熟,自制力差,更易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大量网络小游戏规避了“青少年模式”,游离于防沉迷系统之外,给未成年人提供了玩游戏的捷径,打开了另一扇游戏之门,消耗了未成年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健康,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学业。一些小游戏还存在着诱导充值、涉黄涉暴等问题,在更多环节侵犯未成年人尤其是低龄儿童的合法权益。
  根据新闻出版部门发布的《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移动游戏是指以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为运行载体,通过信息网络供公众下载或者在线交互使用的游戏作品。嵌套于网络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的小程序游戏符合新闻出版部门对网络游戏的定义,理应包含在网络游戏的范围内,理应与独立软件类游戏一样,接受监督,建立防沉迷机制。
  社会亟须给网络小游戏打一个“未保补丁”,堵住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漏洞。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单列了“网络沉迷防治”一章,规定了教育、卫健、市场监管等行政机关、学校与教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等多方主体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防治责任。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就《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对网络游戏出版经营单位落实防沉迷责任、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提出了明确要求。相关责任主体应以这些法规的落地或规章的制定为契机,推动小程序游戏进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监管范围,明确小程序游戏的性质、范围,明确监管的标准,明确游戏运营商以及社交、短视频网络平台运营商在审查游戏内容、建立防沉迷机制、加强身份验证、限制游戏时间等方面的责任,给小程序游戏套上“反沉迷紧箍”。监管部门则应加强体验式监督检查,通过约谈、查处、限期整改、下架、曝光等手段倒逼相关运营商增强自律意识,守住法律底线,规范经营行为,积极履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责任。
  同时,家庭、学校也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注,教育、监督、引导未成年人有节制地接触网络游戏,远离网瘾“泥潭”。

   绝不能让农村孩子被手机游戏废掉      □左崇年
  游戏本无原罪,孩子们玩手机游戏,只要适可而止也无可厚非。“游戏”原本是人的一种主体体验,但是商家“捕获”和“培育”更多消费者,从而完成游戏工业的财富积累和利益再生产。通过色彩艳丽的卡通人物或者夸张、怪诞、引起孩子好奇心的标题吸引低龄未成年人,然后利用简单的赏罚机制作为心理控制手段,使得每一个操作都有奖赏或者惩罚等即时后果。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数量已接近2亿,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识。此类小游戏虽然内容看似简单无聊,实则危害不小。儿童玩手机成瘾,那么就有问题了。沉迷游戏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成瘾性”精神类疾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不少农村的父母,并不知道玩手机成瘾对孩子的危害,很多家长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错误地认为,“给你个手机,就不吵不闹,也不到处乱跑了”。因此把手机当成套在孩子头上的“紧箍咒”,从而导致孩子玩手机游戏成瘾。然而,一些网络游戏脱离、规避“青少年模式”监管,且存在诱导充值、涉黄涉暴问题,严重侵害青少年特别是低龄儿童合法权益,亟须引起重视。
  别让网络小游戏成为毒害儿童的精神鸦片。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不争的事实。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博士刘成良在多地多所农村学校调研后发现,由于多数年轻父母在外打工无法监督孩子,爷爷奶奶等隔代教养又因年纪、视野等因素处处受限,农村孩子人手一部手机已成普遍现象,而网络小游戏则成了他们的最爱,“玩到停不下来”。很多农民感叹“在农村社会,被手机废掉的孩子有一大批”,轻者作息不规律、视力下降、成绩下滑,严重者对学习彻底失去兴趣而辍学、打工,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更自由、更有经济来源地玩游戏。
  即使有的父母知道孩子沉迷玩手机游戏的危害,但是由于常年在外,留守孩子是“独往独来”,爷爷奶奶管不了,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想管也管不到。而被乡村父母“甩锅”的教育,则更多地由学校扛在肩上。而学校老师除了苦口婆心地说教之外,也很难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他们“不敢管”,学生知道学校管理的软肋——不能补课、不能打骂、不能开除,教师的管理手段几近失效。而社会则是鞭长莫及。所以农村孩子沉迷玩游戏呈现“三不管”状态,“农村孩子正在大批被手机游戏废掉”现象令人担忧。
  手机游戏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获取知识,寻找快乐;用得不好,则会让人沉迷、无法自拔。尤其是对于尚不具备完全分辨是非能力的孩子们而言,一些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等,更容易给他们造成负面影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绝不能让农村孩子被游戏废掉,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让农村孩子走出沉迷玩手机游戏的魔窟,仅仅依靠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制力怕是难以抗衡被精心设计的游戏,而自己保持适度、理性的。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家庭、学校、社会应齐抓共管,共同打好“组合拳”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和成长氛围,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