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过饿的他,只想让中国人家里装满粮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

字数:2968 2024-01-03 版名:文化


   □冯丽妃
  1948年的一天,济南街头,一个高挑瘦削的少年四处张望、步履缓慢地走着。他希望在这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高中二年级的他刚刚辍学,贫寒的家境已无力再支撑他读书。突然,一则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映入眼帘,其中一条分明写着“免费食宿”!这让他非常惊讶,决定试一试。
  这一试改变了他的人生,少年从此踏上了农业研究道路。
  春耕秋收,夏耘冬藏,59年过去了。2007年2月27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璀璨灯光下,如簇鲜花中,一位戴着金框眼镜,身着深蓝色西装,打着大红色领带,发丝染雪,身姿却依旧挺拔的老人步履稳健地走到主席台中央,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烫着金色国徽的红色获奖证书。全场掌声雷动。
  曾经的少年成为中国第十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他的名字叫李振声。

   饥饿困顿中,点亮小麦育种梦
  饥饿,是李振声童年时期挥之不去的阴影。李振声193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农村,十岁左右正是长身体能吃的年纪,却碰上1940年至1942年连续三年大旱。为了撑起这个家,哥哥退学到济南一家店铺当伙计,排行老二的李振声也想退学,却遭到母亲和哥哥的坚决反对,他们坚持家里一定要有个读书人。
  但每况愈下的家境还是让他生出了放弃读书的念头,直到那则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如同罅隙中透出的一道光芒,照亮了他的人生。
  “又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从来都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后来回忆说。
  在山东农学院,李振声的专业是研究小麦育种与栽培。两位伯乐——沈寿铨教授和余松烈教授的课深入浅出,让他对小麦育种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学校农场种植了在山东推广的几个优良品种,李振声将它们引种在自家地里,果然当年的产量比乡亲们的都高,惹得种地的“老把式”都来向他这个小青年请教,跟他换种。这让李振声切身感受到,科学技术对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作用,用小麦育种改变饥饿的梦想也从此种在心田。
   坚守麦田,二十三载培育一粒种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20岁的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前身)工作。他被分到了栽培组,与各种牧草打起了交道。5年后,响应中央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李振声被调往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饱饭的问题。彼时,我国粮食年产量2000多亿斤,受北方冬小麦产区条锈病肆虐影响,一年就损失120多亿斤。
  条锈病有“小麦癌症”之称,小麦一旦染病,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而且条锈病病菌变异速度很快,平均5年半就能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而培育一个优良抗病麦种至少需要8年。到了杨陵,李振声真正体会到这种病的可怕:穿条黑裤子在麦地里走一趟,裤子就会变成黄色。看见不少农民在地头抱头痛哭,李振声的心被狠狠刺痛了。
  这时,5年的牧草研究派上了用场,师从土壤学家冯兆林研究种植牧草改良土壤期间,李振声已经收集、整理、研究了800多种牧草,熟悉各种牧草的习性。李振声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通过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这个设想得到了当时的权威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支持。
  他选了12种牧草与小麦杂交,成功了3种,并发现长穗偃麦草的后代长得最好。偃麦草和小麦花期不同,他就用人工补光促进偃麦草提早开花。杂交种不能发芽,他就蹲在田里对一株株小苗逐一排查。有时一个杂交种看着很好,下一代却面目全非,他就一次次鉴定、筛选,每个夏天,他身上都被晒得脱层皮。
  8年过去了,那粒理想的麦种还是没有出现。幸好,远缘杂交开始时,心里没底的李振声同时开展了“有底的”常规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选育的两个品种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远缘杂交研究才得以继续。直到1979年,他才将偃麦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成功转移到小麦上,育成了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远缘杂交前后花费了23年,李振声也年近半百。但他收获了陕西农民给他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麦田里的研究让李振声声名鹊起,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人们亲切地将他与袁隆平并称为“南袁北李”。
   “三场战役”,向盐碱地要粮
  李振声不仅是麦田里亲力亲为的耕耘者,更是运筹帷幄的中国麦田谋划者、拓荒者。他先后提出向盐碱地要粮的“三场战役”——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滨海草带”战略构想。
  1987年6月,李振声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上任两个月,他就提出了一个影响至深的建议——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治理。第二年,在中国科学院时任院长周光召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组织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
  那时,李振声跑遍黄淮海地区做调研,时间紧、任务急,他和随行的专家就夜里坐车、白天调研,他们的足迹遍及河南封丘,河北栾城、南皮,山东禹城,安徽蒙城……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得到了许多鲜活的典型案例。
  经过6年治理,我国粮食产量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从科研创新到策略实施,李振声的荣誉更胜从前,1991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人生已经熠熠生辉,但李振声依然没有止步。
  2013年,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启动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82岁的李振声正是这个项目的倡导者。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首席科学家刘小京说,早在2008年,李振声就指导团队成员在河北沧州南皮县的盐碱地上种“小偃81”冬小麦。从2013年到2017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5年累计示范推广8017万亩,累计增粮210亿斤,节本增效155亿元,节水43亿立方米。
  2020年,年近90的李振声根据团队成员在曹妃甸、海兴、南皮、东营等地盐碱地多年的长穗偃麦草种植试验成果,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构想——通过种草养畜,实现我国环渤海地区难治理的1000万亩滨海盐碱地的高效利用。为此,他曾多次深入草原调研。
  在反复调研中,李振声形成了一个观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和草原地区发展草食畜牧业潜力很大。在他的点拨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刘公社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种植羊草,解决草原家畜吃饭问题,同时解决草原沙化、盐渍化问题。后来,刘公社研发的中科羊草系列品种在我国内蒙古、新疆、陕西、甘肃等地得到大力推广。
  亦师亦父,各方面都是榜样
  在躬耕、守望麦田的过程中,李振声培养了一批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的骨干人才。
  作为李振声的博士生“开山弟子”,陈化榜对李振声的关怀和培养记忆犹新。1990年陈化榜考取博士生时,李振声仍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那时还没有互联网,为了确保科研指导及时进行,无论是在办公室、实验室还是在试验田,李振声每个星期都会面见陈化榜3次。
  “对于指导学生,李先生更多是从大方向上把关。”陈化榜说,其中的一个指导原则就是“科研创新要接地气,要跟着国家的需求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
  75岁之后,李振声在给自己晚年确立的3个任务中,把继续着力培养青年一代放在首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琪是小偃麦种质库的践行者,每年入冬前,李振声都要带学生去田里看小麦的苗期繁茂性,早春去调查小麦的抗寒性,五六月在田里指导选种。“哪一块地有好材料,他都记得很清楚,要求学生也尽量做到这一点。”郑琪说。
  翻看李振声的照片,但凡笑得灿烂的,大多是在麦田里拍摄的。那金色的麦田和饱满的麦穗,让他无比幸福。
  (据《中国科学报》,有删节)